高碱低阶煤气化过程防结渣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碱煤低阶煤具有反应活性好、容易燃尽的特点。然而,高碱煤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含量较高,在热化学应用过程中极易结渣,即使在运行温度相对较低的循环流化床(CFB)中也难以避免,导致其在煤基化学品、合成氨、天然气和电力等产业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了严重限制。针对高碱煤气化结渣问题,本研究首先对不同煤质高碱煤的结渣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7.2得到了液渣随温度的生成曲线,为气化煤种和运行温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探索了不同气化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高碱煤的结渣特性及碱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并根据CFB气化炉不同部位的结渣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反应气氛和其他煤灰组分对结渣的影响;最后,结合试验和热力学计算探索了以煤灰组分调控为主要手段的防结渣方案,并最终在CFB小试试验台完成了稳定运行试验,确定了适合工程化应用的防结渣方法,为高碱煤在CFB工业气化炉中的安全应用提供支持。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不同煤质高碱煤气化试验,并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了液渣随温度的生成曲线,讨论了 6种高碱煤的结渣特征差异并优化出合理的运行温度区间。结果表明:Na的低固留率(RNa)会导致煤灰的高熔融温度(AFTs),但当煤灰中的Ca含量较高时,Ca的存在形态会影响煤灰整体的AFTs。降低RNa、促进碱金属的气相释放,抑制Ca的硅酸盐和硅铝酸盐的生成可以有效预防结渣。此外,以液渣生成曲线为基础,通过比较25%液相线对应温度与液渣快速增长的初始温度,判断六种高碱煤的运行温度(依次为木垒煤、铁投煤、其亚1煤、其亚2煤、沙尔湖煤、宜化煤)应分别控制在:1150℃、950℃、1125℃、1125℃、1100 ℃ 和 1000 ℃ 以下。(2)开展了不同温度和停留时间下的高钠煤气化试验,并结合热力学计算探索了气化结渣特性和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气化温度越高,煤焦中的无机物越容易渗透到颗粒表面,并在SiO2和Al2O3的捕捉下生成致密层,导致颗粒具有较高的粘性;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这些颗粒相互粘黏、团聚和生长,最终导致结渣。逐级萃取结果表明:Na主要以水溶性和醋酸铵溶性的形式存在,气化过程中两种形态Na的比例会逐渐降低,Na最终以不溶性和盐酸溶性的形式被固留在气化灰中;气化过程醋酸铵溶性K会向水溶性和盐酸溶性转化,但绝大多数以不溶性的形式存在。最终被固留在气化灰中的Na高达70%,K仅占40%,由碱金属Na引起的结渣问题更严重。(3)开展了不同气氛下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AAEM)煤的气化试验,结合相平衡计算分析了灰渣的液相增长规律,并通过相图分析了煤灰组分变化对灰熔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的CFB气化运行温度区间内(950~1050℃),高碱煤在还原性气氛下的液相占比最高,水蒸气气氛下最低。炉膛底部的灰浓度、CO2浓度和温度都很高,碱金属的固留效果较强,一旦颗粒出现团聚会造成灰渣的快速生长,因此结渣风险最高;返料器部位流化速度低、物料浓度高,通入水蒸气可以降低温度、促进Na的气相释放并减轻颗粒之间的粘黏和团聚,有效减缓结渣;炉膛上部虽然为强还原性气氛,但是颗粒速度快、物料浓度低,因此结渣风险最小。对于AAEM组分构成相似的煤,硅铝比(Rs/A)越高导致RNa越高、煤灰的软化温度(ST)越低、结渣风险越高,通过调节煤灰中SiO2、Al2O3、Na2O和CaO等组分的相对含量可以有效调控灰熔融性。(4)开展了印尼(YNc)配煤和宜化煤(YHc)添加剂气化试验,并结合热力学计算探究了有效防结渣的煤灰组分调控方案。对于进口 YNc,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广西)寻找合适的配煤可以降低成本并促进当地劣质煤种的利用。利用相图指导配煤煤种及比例的选择,结合试验得到:添加25%的百矿煤可以降低碱金属的固留率(RR),并降低气化灰中由碱金属引起的低温共晶的形成,有效预防结渣。对于新疆地区工业气化用YHc,掺入添加剂是较为合适的方式。通过测得的AFTs和计算得到的煤灰熔融特征曲线得到:加入六种矿物添加剂后煤灰的结渣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熟蛭石、生蛭石、石英、原煤、高岭土、勃姆石和刚玉,并且得到最合适的添加比例为6%。(5)开展了基于CFB的气化试验,探究了不同蒸汽煤比和氧煤比对高碱煤气化结渣特性的影响,并最终完成了防结渣稳定运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氧煤比越低,提升管内还原性气氛越强,气化灰中以NaAlSiO4、(K,Na)AlSi3O8和Na2SiO3为代表的物质晶相越明显,结渣风险越高;提高蒸汽煤比可以降低提升管底部温度并促进碱金属的气相释放,降低结渣风险。提升管底部和返料器是结渣风险最高的两个区域,以刚玉作为床料或以高岭土作为添加剂都可以降低AAEM的局部富集,起到防结渣效果。考虑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掺入6%的高岭土被认为是最合适的防结渣方案。
其他文献
豆科植物可以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将空气中的氮气直接转化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形式。这种固氮方式不仅能够为豆科植物提供氮源,同时节省了氮肥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因而解析大豆结瘤固氮的分子调控机制,对农业和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miRNA(MicroRNA)是一种内生非编码小RNA,它通过参与转录本切割或者翻译抑制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生物、非生物胁迫
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油,用于人类饮食、动物饲料和生物柴油等。盐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使其产量严重降低甚至绝收。通过大豆耐盐碱的精细鉴定,发掘和利用大豆耐盐碱种质是研究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发掘大豆耐盐碱基因的关键一步,但目前已有的筛选方法存在筛选效率较低、大批量筛选时重复性不高等不足。国内外学者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了较多的大豆耐盐碱品种,并已成功克隆了多个耐盐碱基
湿地作为全球重要的脆弱生态系统,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温室气体排放是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已有研究证实作为广泛分布的“土壤生态工程师”,蚯蚓作为典型的大型土壤动物在塑造土壤结构和调节土壤生态过程与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气候变暖背景下,蚯蚓对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特别是蚯蚓调控下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以三江平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结构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碳、氮含量。秸秆因其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碳、氮、磷、钾),常被以多种方式施入土壤中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从而达到增产、增质的目的。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伦站)9年秸秆还田试验为研究平台,设置了0 kg/hm2(CK),6000 kg/hm2(S1),9000kg/hm2(S2),1
作为影响畜禽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与福利。然而实际生产中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常出现饲养密度过高的情况,对猪群健康和福利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猪氧化应激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阐明不同饲养密度影响生长性能的机理,将为实际生产中通过营养调控生猪集约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一、饲养密度对生长育肥猪血清差异代谢物的影响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生长育肥猪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淡水和能源是现代社会的两大稀缺资源,两者都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淡水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利用光热材料进行太阳能驱动水蒸发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种绿色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此,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来寻找合适的光热转化材料,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在这一领域仍然面对诸多挑战,例如蒸发速率低、能量转化效率低和难以抑制高浓度盐溶液的结晶等问题。为了获得高效的太阳能光
本论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的“黑土设施菜田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设置常规水肥,80%常规肥,80%常规水,常规水肥+生物炭,80%水80%肥+生物炭5个水肥处理,同时,分别在常规水肥,80%常规肥,80%常规水,常规水肥+生物炭4个处理90 cm处埋设淋溶液采集装置,定期收集淋溶液,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对黑土区设施菜田土壤氮素迁移和转化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5个水肥处理的土
生物多样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土壤生物多样性”是其中的热点之一。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安全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吉林省和辽宁省地处广阔的东北平原,农区面积占比大,在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土壤甲螨是土壤动物中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类群之一,是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土壤甲螨较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The Upgrade of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BEPCII)的控制系统采用EPICS(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系统作为其基本开发平台。EPICS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控制网络是EPICS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EPCII控制网络采
能源作为现代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消耗,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然成为国民关注的共同话题。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这与当下的能源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形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作为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