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防灾策略研究中,我们通常将关注的焦点定位于建筑物内部及自身的防灾性能,而对建筑物外部空间的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在许多类型的灾害发生后,绝大多数人的避难行为都是以逃离自身建筑物为起点,继而寻找建筑外部的安全空间来躲避灾害。与此同时,往往一次灾害的发生会引发许多次生灾害,如地震后随之而来的海啸,台风伴随着暴雨,有时这些次生灾害比原发性灾害的危害程度更大。但是,我国现有的防灾规划多是分散于各单一灾种的规划,研究内容往往是集中在分析灾害成因并探讨相应的防灾对策。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灾害的多样性与突发性等特征早已超越了传统的研究,也超越了我们可以预知的范围,传统的研究方法受到了限制。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转化了研究的角度,以建筑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将重点集中在建筑外部空间的防灾策略研究上,以救灾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各灾种的防治措施、支持条件等共性,对相关空间元素进行防灾整合,明晰层次,试图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之内,找到最有效的综合防灾的策略。论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
首先,论文从现实切入,在分析了我国的防灾现状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建筑外部空间安全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城市防灾空间的建构。分别从空间结构与形态两个方面来分析城市防灾空间,阐述了其空间性状与类型划分,完善了以往的研究对城市防灾概念的理解。
其次,在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分层级的研究。在宏观层面上,探讨了城市防灾空间的系统规划,说明了有利于防灾的城市总体结构形态;在中观层面上,从城市防灾空间系统的一个基本单元入手,说明了其具体的功能空间内容组成,讨论了各个功能空间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在城市、区域、社区三个层次的具体形式;在微观层面上,选取城市防灾空间在建筑外部的具体体现——紧急避难场所,研究其内部具体元素的设计方法与原则。
论文最后根据逐层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关于城市防灾体系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一些设想和政策建议,说明了在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实施和建设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法规保障、资金支持和建设机制,在使用管理中应该建立信息平台、改善管理机制、普及安全教育,才能保证防灾空间系统发挥最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