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a pragmatic perspective on language)认为应该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功能角度解释语言的使用,而且认为语言使用其实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了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而不断做出选择的动态过程。这种不同于英美“语用分项说”的语用综观论为全面研究、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根据语用综观论视角下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bility theory),本文着重对话语理解(utterance interpretation)的过程,即意义生成(meaning generation),进行了相关语用分析,描述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各种语言选择、顺应活动是如何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协助实现意义的建构与生成,并试图建立一种能够较好阐释话语理解处理过程的意义推导模式,既能较为全面地解释话语意义生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不同的意义成分(meaning sources of utterance),又能准确阐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生成意义的动态运算法则(algorithm)。基于对有关话语理解理论的简要回顾,本文指出理论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试图参照徐盛桓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常规推理模式”和Jaszczolt提出的“(意义)合并表征(compositional merger representation)"的概念,从认知语用学的宏观视角将其统一于语言顺应论的框架之下,建立一个连贯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期在解释话语意义生成的构成成份的同时,又能形象阐释其互相作用以实现话语理解的运算法则。根据Jaszczolt的“合并表征”理论,话语理解涉及到词义和句子结构的组合(combination of word meaning and sentence structure),有意识的语用推力(conscious pragmatic inference),以及显著的社会文化和认知解释或默认解释(social-cultural default and cognitive default),这种对于话语意义建构成份的纵观视角既不同于形式主义语言观那种把话语理解等同于句子理解,过分强调抽象的语义成份之间被动的程序化的组合关系而无视释话人、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不同于早期人们对话语意义的简单二元切分,而是把意义生成纳入语言学、认知及心理学等多学科视域融合的大框架内。但正如Jaszczolt指出的那样,该合并表征的概念因缺乏一个能够解释各意义构成成份之间语用处理过程的运算法则,而亟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研究拟借鉴徐盛桓提出的语用推理模式,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基于心理模型的以顺应论为导向的意义推理框架,充分融合这两种理论的特点,既要解释话语理解的语用处理过程,又要揭示各意义构成成份之间的动态作用。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本文指出选择和顺应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释话人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依据不同的语境、认知等因素,不断“选择”合适的意义成份,以“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最终达成话语理解。在这个语用过程中,意向(intention)并不是决定话语意义的唯一因素,实际上,其他的认知、社会和文化因素一起都影响着意义的生成和理解。简言之,这一全新的关于话语理解过程的语用处理模式,既能比较全面地考量制约话语意义生成的各种不同因素或成份,如词义和句子意义的合并、默认解释以及语用推理等,同时也能利用选择与顺应这一有效语用策略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统领于该模式框架之中,因而在强调话语意义生成的动态行和复杂性的同时,也突显了语言的认知、社会与文化功能,无疑有益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解释话语理解的本质和内涵。此外,为了更好地阐释话语理解的语用处理过程,论证该理论框架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例分析,并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日常对话等方面充分搜集相关语料,对其进行详细的语用分析,以期增强本研究的在各种交际实践中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