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旅游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新颖。旅游地质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其具有较高的地质科普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商品价值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旅游地质资源,挖掘其各项旅游价值,并在其开发过程中注意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形成有地质特色的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在借鉴前人对旅游地质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普洱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旅游地质景观的开发现状、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对普洱市的旅游地质景观根据其属性特征进行了类型的划分,共划分为2个大类、4个类、9个亚类和14个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从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八个评价因子按照评价赋分标准,采用专家意见法对普洱市主要的旅游地质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旅游地质景观类型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区域性原则、地貌差异原则、特色景观类型原则、与行政区划协调的原则等区划原则,将普洱市旅游地质景观划分为西南原生态旅游地质景观区(范围包括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中部养生度假茶休闲旅游地质景观区(范围包括思茅区、宁洱县)、东南边境风光旅游地质景观区(范围包括江城县)、北部生态名山旅游地质景观区(范围包括景谷县、景东县、镇沅县)、东部中山峡谷成矿带旅游地质景观区(范围包括墨江县)共5个景观区。为各区确定其优势旅游地质景观、确定开发方向及功能定位提供依据。在类型划分、评价、区划的基础上,确定了旅游地质景观的开发方向,采用突出重点、对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功能及旅游价值进行分析与厘定、旅游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要注意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协调整合三点开发策略,结合普洱市目前旅游业绿色生态、养生度假的发展战略以及普洱市旅游地质景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的设计。总共设计了哀牢山生态旅游区、无量山生态旅游区、千家寨风景区、芒卡温泉度假区、大黑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景迈茶山生态旅游等41个旅游产品,同时设计了地质科普科考溶洞观光探险旅游线、澜沧江水上旅游线、普洱茶文化旅游线、边境风情旅游线、生态度假观光旅游线、多民族文化旅游线、自驾游线、李仙江跨境旅游线等八条旅游线路。为普洱市更好的认识旅游地质景观、合理开发利用旅游地质景观,挖掘其旅游价值,更好的促进普洱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