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是一类对光照和空气较为稳定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被广泛用于苹果、桃树、栗树等害虫、害螨的防治。近年来,随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泛使用,甲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残留呈加剧之势,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危害,同时也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本研究以泥鳅为材料,采用显微观察法、酶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甲氰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肝和鳃组织的损伤效应、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影响、肝脏酶活性的影响和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旨在为甲氰菊酯的毒理学研究积累科学资料,并为合理使用和评价甲氰菊酯的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甲氰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室条件下,将甲氰菊酯设置5个质量浓度(8、12.3、19、29.7、45μg·L-1)处理组及对照组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85.51、49.98、20.99、17.22μg·L-1,甲氰菊酯在泥鳅体内有累积作用,SC为4.82μg·L-1。2.甲氰菊酯对泥鳅肝脏和鳃组织学损伤效应不同时间取泥鳅肝脏、鳃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显示3.51μg·L-1处理组中暴露14 d时,肝细胞质中出现空泡,组织间隙明显增大;暴露28 d时,细胞边界模糊,出现严重的肝细胞肿大、空泡化现象。泥鳅鳃组织的变化表现为鳃丝断裂现象严重,鳃小叶变细、细胞坏死脱落,整个鳃小片完全失去基本结构,鳃丝细胞大量脱落且分布散乱,细胞变透明或呈空泡。3.甲氰菊酯对泥鳅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泥鳅低质量浓度甲氰菊酯(1.36μg·L-1)中染毒7 d时,VTG水平发生极显著差异变化,随甲氰菊酯处理浓度的加大,VTG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同一浓度下,VTG水平随染毒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说明甲氰菊酯的雌激素效应是随处理剂浓度的加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放大。4.甲氰菊酯对泥鳅肝脏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泥鳅肝脏抗氧化酶和转氨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各处理组酶活都在处理7 d或14 d时达到最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又逐渐降低,表现出强烈的时间-效应关系。相同处理时间,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抗氧化酶和转氨酶活性变化愈显著,说明甲氰菊酯对泥鳅肝脏抗氧化酶和转氨酶活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5.甲氰菊酯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泥鳅暴露于低质量浓度甲氰菊酯7 d时,细胞微核率极显著升高,并且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微核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不同浓度甲氰菊酯处理组中,泥鳅细胞微核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7、14、21、28 d)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3.51μg·L-1甲氰菊酯中暴露28 d时,细胞微核率最高。说明甲氰菊酯对泥鳅存在遗传毒性作用,毒性作用随甲氰菊酯浓度的加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