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海泥质区具有稳定的连续沉积,为开展环境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载体,但前人的研究侧重于沉积模式、季风、洋流及海洋环境研究,关于有机碎屑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中国东海近岸闽浙泥质沉积序列MD06-3039和MD06-3040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源区中晚全新世以来的物源输入、植被、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MD06-3039钻孔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发现,该区域4400年以来沉积有机质具有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其中在3200~1300 cal.a BP陆源碎屑和有机质输入减少,被认为与该区域夏季风减弱有关.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模式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主要的物源区.nC31/nC27正构烷烃的变化表明,物源区植被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早、晚阶段草本植物相对较多,中阶段3200~1300cal.a BP时期木本植物相对较多;与此同时,植被变化呈现次一级的波动,如隋唐大暖期草本增多,明清小冰期早期木本增多.相对而言,气候冷暖对这个区域的草/木本植物变化具有更重要的影响.1300 cal.a BP以来气候总体上继续呈凉干状态,但草本植物大量增多,这与前阶段气候变冷呈现的木本植物相对增多不同,暗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导致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化.通过对MD06-3039孔进行XRF元素扫描分析,获得了东海闽浙泥质区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与沉积源区4400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也表明闽浙泥质区沉积物具有典型的陆源特征,陆源性地球化学元素Al、Si、K、Zr、Rb、Sr与Ca、Ba等具有海洋内生源性质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Rb/Sr可指示风化强度,其变化受控夏季风及人类活动的变化;Zr/Rb与有孔虫氧同位素可对比,可能对冬季风及沿岸流的强度有指示意义.在东海泥质区,这两个指标变化规律与黄土序列更一致,Zr/Rb增高指标冬季风增强,Rb/Sr高值指示了夏季风的增强.Ba/(Zr+Rb)指示了 1300 cal.a BP前后海洋生产力的差异,而1300 cal.a BP之后海洋生产力显著增强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结果相符.MD06-3040孔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区8500a以来C3植物占优势地位.结合nC31/nC27结果分析,在8500-7000cal.a BP时期C4草本略增多;7000-4400 cal.a BP,C3植物明显增多但草/木本比值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约5800cal.a BP 前后 C4 植物剧增;4400-3200 cal.a BP 时期 C4 草本增多;3200-1300 cal.a BP 时期特别是在2200-2600cal.a BP期间C3木本增多;1300-0cal.a BP期间C4草本增多.有效湿度可能是该区域C3/C4植物丰度变化的控制因素.正构烷烃δ13C指示夏季风自 5000a 以来逐渐减弱,在 6400cal.a BP、4800cal.a BP、2600 cal.a BP、200cal.aBP前后有短暂的夏季风增强.MD06-3040孔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揭示该区域植被与气候变化存在2ka的周期,与北大西洋冰漂事件有较好的对应,表明高纬度气候过程与东亚季风系统的重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