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结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冰封已久的的文坛活跃起来,与此同时大量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女性的个体生命意识不断觉醒,促使女作家向人的生命本体和文学本位回归,去思考关于人生的许多重要命题。女作家们笔下的男性也作为别具意义的性别主体,被女性所设计、刻画并演变出一系列复杂形象。本文选取一部分女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理论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变迁及其与当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关系,研究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变革对女性文学的影响以及这些男性形象的面貌、性格心理、行为在这三十多年的不同特征和演变轨迹,从而增强女性自主和自省的主体意识,缩小两性差别,建构两性和谐理想社会。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从宏观上介绍“五四”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并交代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追寻与幻灭八十年代初的女作家在文本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高大完美的“男子汉”形象,这种对理想男性的追寻和仰慕符合人们对男性的传统审美价值的判断,以及人们追求完美、崇高的审美趋向。但是这种超越世俗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既无法抵挡残酷的现实也不能承载现实生活中的任何意义。不久这种纯真的爱情童话便幻灭了,失望了的女性开始了对卑劣、猥琐的男子汉的讨伐。第二章颠覆与逃离八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在看清了男性的本性之后,对现实中男性的虚伪和卑劣进行了揭露,毫不掩饰女性的失望,但是她们毕竟曾经追求过,曾经有过真爱的渴望。到了陈染、林白等女作家的小说中,已经是完全地绝望了。她们弃绝了那些软弱卑鄙的男子汉,用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男性的偶像地位给予颠覆和解构,将男性形象推到了一个被鞭挞、被扭曲甚至缺席的尴尬地位,男性在她们的笔下已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她们走向了自己的一间屋子,姐妹情谊、自恋成为她们逃避、缓解心灵孤独的最好寄托。第三章置换与消费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排斥,爱情已被金钱和利益所替代与置换。那些有钱、有地位能改变她们生存状况的男性受到青睐和追捧。男性已成为金钱的符号和利益的化身。与此同时出生于七十年代的作家成长起来,她们根本就不相信爱情的崇高,也没有了追求和信仰,她们用肉体吸引男性,也自我享受,她们更多的把情感和本能联系起来,爱情已经变成一种纯粹的肉欲,男性已成为她们捕获的猎物,或者说等同于她们的一件可以消费的物品。结语八十年代初,人们至少还能对那些完美的男子汉保留一份深切的憧憬与期待,九十年代的陈染、林白也在痛苦的追寻那种“致命的飞翔”,但是到了如今这个经济化和商业化的时代,这种美好的想像与期待正在被彻底窒息,爱情已经完全被金钱物欲所置换。“生在新时期,长在红旗下”的卫慧、棉棉等作家作品中,主人公则更多的是把情感和本能联系起来,已经不再去追究男性的其他内涵。纵观新时期以来男性形象在女作家笔下的变迁,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和理论以及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影响,透过女作家们塑造的一系列男性形象,可以看出女性对男性的观察、批判和期待。这种变化标志着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写作的主动与自觉。总之,解放女性,关爱男性,携起手来共建家园是人类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