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共分三章、七节,约四万余字.第一章:解读康德:李泽厚新时期美学思想的活力之源.该章共分两节.第一节论述了作为解读前理解的李泽厚身处的中国现代美学传统.第二节通过对《批判哲学的批判》研究,具体描述了李泽厚旧有视界与新视界的碰撞,对李泽厚在知识论、形式伦理学、美学目的论方面对康德的解读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在接受中进行的建设: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演进.该章分两节.第一节介绍了李泽厚与朱光潜及蔡仪的论争和他的早期的美学思想:客观社会说.第二节介绍了李泽厚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对康德思想的接受而使自身理论发生的变化.第三章本原现代性:李泽厚与康德神交之途.该章主要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本原现代性”来对李泽厚及康德思想进行定位.该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内容为“本原现代性”概念的提出.第二节论述了康德的人类学体系本原现代性之思的性质,认为康德将时间、空间作为人的先验形式归属到人的生存问题之中,是对现代性之思的开创.该章第三节运用本原现代性概念对李泽厚的美学--哲学思想进行定位,指出李泽厚新时期以“积淀说”为核心美学思想的本原现代性特征,但是由于其自身旧有的理论框架的局限性,使得其理论具有的开创性、启发性不免打了折扣.并通过李泽厚与青年学者的一次“错位”的对话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