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MW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间歇性、波动性等风能特性造成的“弃风”现象严重制约风能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大规模储能技术是解决风电“弃风”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随着我国电网容量不断增长,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幅值逐年增大,加剧了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大规模储能技术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完成削峰填谷和优化调度,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依赖化石燃料燃烧作为热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限制其发展。本文以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该系统通过回收压缩过程压缩热并储存,在膨胀过程中利用储存的压缩热避免了化石燃料燃烧,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于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对于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本文建立了包括压缩机模型、膨胀机模型、储热模型、储气室模型在内的系统热力学模型,并且对于系统关键部件储气室,分别建立了定压运行模型和定容运行模型。对采用多种模型的系统热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和分析,完成了储能压力、释能压力、压缩/膨胀级数、压缩/膨胀效率、换热器效率等关键参数对于系统性能的关联性分析,重点对比了不同参数时,系统储能效率、系统储能密度和系统关键设备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本文建立了一套0.5MW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设计以水作为储热介质,系统主要设备包括高压往复式活塞压缩机、高压钢制储气罐(100m3)、级间冷却器/加热器、高温/低温储热容器、动力输出膨胀机(额定进气压力25bar)、减速器、发电机、实验用负载以及测试控制系统。实验系统中压缩机和膨胀机工作状态稳定,实验平均储能效率为22.6%。造成当前实验系统效率较低的原因为:由于非稳态压缩过程造成的压力损失导致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压缩总功耗上升;由于各级膨胀过程偏离设计工况,膨胀过程绝热效率低于设计值;储热系统从压缩机侧吸收热量低于设计值,储热温度低于设计值,储热系统向膨胀系统释放热量低于设计值,降低了膨胀过程气体做功量。  本文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展望,探讨了提高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若干方法,提出了改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究工作的重点。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公安机关高级警官为研究对象,基于回收得到的209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探讨新时代公安机关高级警官的幸福感现状.研究发现,女性高级警官幸
该文通过对往复压缩机气缸滑动密封系统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正常运动压缩机中的活塞环和填料环的滑动表面在经过磨合期之后能自动形成流体动力润滑所必需的拱形轮廓
该文的研究工作是针对当今叶轮机械内复杂的流动现像这一-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而展开的.首先从理论分析入手将这一问题分解为两具方面,一方面激波是如何受到粘性影响的,考察
离心压气机具有单级压比高、结构简单、尺寸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型燃气轮机、涡轴发动机和飞机辅助动力。其中压比10左右的压气机处于热力循环的最佳效率点,应用需求最为急迫。本文开展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设计方法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一台总压比9.5、效率77.6%、工作裕度12%的离心压气机设计。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离心压气机的初步设计方法,提出将损失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性能预测方案,并完成初步设计程序的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冷热源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和比较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对各种冷热源形式从性能、投资和运行费用、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介绍了
学位
该课题对高炉热风炉蓄热室热交换理论研究进行了概括性评述及一般性论述,建立了以豪森理论为基础的一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在求解过程中
为满足电控汽油机研究试验的需要,作者设计了汽油机高速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编制了气缸压力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软件,并利用该系统在465汽油机上进行了气缸压力采集试验与压力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雠针对中厚板轧后水幕冷却工艺过程,根据水幕冷却传热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钢坯从离开轧机到水幕冷却结束过程中的辐射段和水冷段全过程二维变物性、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并用M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