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中国大宗农产品在国际上没有定价权,竞争力较弱,因此汇率变动对大宗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成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就持续升值,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收支,浙江大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并逐年扩大。汇率变动通过大宗农产品进口价格变化、企业利润变化、升值预期等途径来影响大宗农产品进口贸易。根据经济学理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减少大宗农产品出口而增加进口,浙江农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借由人民币汇率升值契机大力引进农产品生产专利和高科技生产设备,不仅有效提升企业实力促进国内农业稳定发展,还能使我国在国际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具有一定价格控制权。本文基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通过五个章节进行系统分析汇率变动对浙江大宗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数据选用2005年到2012年浙江大宗农产品进口的季度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又分别对主要进口品种大豆、原棉和食用植物油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大宗农产品进口贸易是一个显著影响的因素,但是当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是呈现负效应,存在J曲线效应,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不会立即影响浙江大宗农产品的进口,而是在滞后半年开始促进进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原棉进口的影响最显著,第二是大豆的进口,而对植物油的进口效应不确定。主要原因是食用油籽与植物油能相互替代,选择进口食用油籽比选择直接进口植物油更加具有经济效益。最后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下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浙江大宗农产品进口贸易,借此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加快国内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政府应该鼓励进口带动出口,重点扶持大宗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也应该注重自身转型升级,利用金融工具有效规避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