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心脏移植中供心的保护一直是困扰心胸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一种内在保护机制—预处理的发现开辟了心脏供体保护的新途径,本实验是研究用DETA(二亚乙基三胺)预处理后激活核因子KB(NF-KB)的迟发预处理反应(DPR)对低温保存的心脏移植供体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48只青紫兰兔随机均分为受体组及供体组(每组24只)。供体组又随机均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A组在心脏获取前24小时给予DETA(0.1mg/kg/15分钟,共4次)预处理组,B组在给予和A组同样的处理前15分钟给予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TC,NF-κB活性阻断剂,150mg/kg)预处理,C组作为对照组。受体组均分为三组(每组8只),分别接受A、B、C三组供体的移植手术操作。A、B、C三组心脏获取后低温保存供体4小时后再移植到受体建立心脏腹腔异位移植模型(供体的主动脉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吻合,供体的肺动脉与受体的下腔静脉吻合)。检测移植后功能的恢复情况;心肌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活性;冠脉回血中的肌氨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移植后各组心肌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和对照组(C组)相比DETA预处理组(A组)有较好的心功能恢复,较少的CK、LDH的漏出,较好的Na~+-K~+-ATP酶活性,较少ROS、MDA、LD的生成(P<0.05)。拮抗组(B组)的实验结果和C组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示:A组:心肌细胞的细胞核未见早期凋亡征象;心肌肌小节较清楚,肌丝清晰,无明显溶解,较稠密;线粒体肿胀较轻,嵴较清楚。C组:可见少量内皮细胞核表现为早期凋亡征象;肌小节较模糊,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明显,嵴不清楚。B预处理组的表现和C组相似。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DETA诱导的DPR,在心脏的获取-低温保存-移植后再灌注过 南京医科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程中,对心肌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DDTC能阻断这一保护作用。 其机理是呷-K B的激活引起一系列蛋白质的表达,包括凋亡抑 制蛋白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以保护细胞,并且这些保护蛋白以负反 馈的方式抑制。B的活性,进而抑制炎症反应介质的产生,减少 炎症反应对细胞的损伤而进一步保护细胞。我们的方法简单实用 符合临床要求,有很副训占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