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要保障对象的住房保障制度,旨在减轻其住房负担。由于房租日渐上涨、房价居高不下,中低收入群体承受着较大的住房压力。住房公积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能否有效发挥住房保障作用,帮助中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运用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和住房过滤理论,从理论上推导了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住房公积金的运作原理和主要内容与住房公积金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理论基点。由理论分析可知,住房公积金可以减轻居民的住房负担,并能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多住房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现实住房问题,并结合制度内容讨论住房公积金保障其住房的实际路径,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住房问题分析显示,房价居高不下、房租不断上涨增加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开支,使其面临着一定的住房负担。住房公积金的购房信贷功能与租房提取功能可以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成本,但是在政策实施中存在贷款政策缺陷、配套措施不完善、房市调控削弱保障效果等问题,导致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保障作用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住房公积金的实际保障作用。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租房人群和购房人群两类,分别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计算出两类样本的住房负担指数,观察享有住房公积金的样本与未享有住房公积金的样本之间的住房负担差异,根据差异大小与显著性衡量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住房公积金保障,住房公积金对购房人群的保障作用明显,但对租房人群无显著保障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作用,试图找出住房公积金针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应对之策,为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借鉴。基于前文研究,本文从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缴存率、提升住房公积金的购房保障作用与推广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功能三个方面为增强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