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任何经济活动的发生都不可能脱离空间而存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需要在一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基础上开展。若能够借助某种方式让生产要素在整个时间和空间领域得到最佳的配置,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能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与优化,更能以此达到区域经济从不平衡向平衡发展的目标。本文试图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融入空间优化思想,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何实现。而实现区域空间的优化则需要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要素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调节劳动力、资本、技术、产业等经济要素空间布局来完成,以促进点、线、面等空间要素的有机联系,从而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空间优化非局部性优化,而是以整体优化为目标,协调空间要素的结构和功能,改善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状态,使集聚和扩散作用产生最大空间效益,其中要素流动、技术扩散、产业转移等经济活动调节过程都属于内涵式空间优化的增长方式。本文首先运用系统论等交叉学科,分析了区域空间的特征、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的内涵;其次,深入分析了空间优化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面板模型、空间关联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在前文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引导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