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于清末的朱庭珍(1841—1903),著有《穆清堂诗钞》三卷、《续集》四卷、《筱园诗话》四卷。据其弟子华世尧的相关记载,朱氏生前还做过大量文学评点,这些评点基本散佚,现存《<唐贤三昧集>评点》就是其中一种。除《筱园诗话》外,《<唐贤三昧集>评点》是朱庭珍论诗的另外一种重要著述,当下学术界对朱庭珍诗学的研究大多以《筱园诗话》作为文献基础,较少关注到《<唐贤三昧集>评点》,对《<唐贤三昧集>评点》的研究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朱庭珍诗学的认识。本文分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首先考订朱庭珍的《<唐贤三昧集>评点》的成书过程及内容,将朱氏的评点批语分类,对全书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从以禅论诗、诗画关系、诗体与才性以及论诗重起结立言四个方面梳理朱庭珍评点的具体特色,探讨其诗学路径。第三章主要考察朱庭珍诗歌评点的诗学思想,首先通过比较朱庭珍和纪昀的诗歌评点,勾勒出纪昀诗学思想对朱庭珍的影响,其次分析朱庭珍盛唐诗界定,梳理其诗学理想,最后分析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体例的质疑。第四章以清为重点,探索清作为古典诗学的一种重要审美风格的源流,并以此为基点讨论朱庭珍对王士祯诗学的接受与批评。第五章从家学影响、共时地域范围内、历时的理论影响三个方面分析论述朱庭珍的诗学理论。本文试图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探讨,从评点中揭示出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的认识,梳理朱庭珍对王士祯诗学的批评接受,深化当下对朱庭珍诗学的研究,并勾勒出晚清云南诗坛诗学理论中的地域性因素。
其他文献
王處一是全真道重要的代表人物,其詩詞也是中古向近代漢語過渡時期重要的語料。本文運用窮盡式調查法、定性分析法及描寫與解釋相結合的方法,對王處一詩詞中的重言詞進行研究,以期對漢語詞彙研究做出一定的貢獻。論文總共四章: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介紹了王處一及其詩詞的內容、思想,介紹了重言詞的研究現狀,本文的研究方法、特色、意義等內容。本文以《道藏》為標準,以白如祥1校的《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集》(
目的:脑胶质瘤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和最常见的一种肿瘤,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放疗结合化疗,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近年来,从中药中寻找作用
为了鉴选出适宜豫北、豫中和豫南种植的高产抗逆玉米品种,以30个黄淮海种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鹤壁、许昌和南阳进行大田种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种植,
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区重要的春玉米生产地之一,然而该地区降雨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并且蒸发量较大,导致作物生长期间可利用水资源匮乏,这严重限制了该地区春玉米的产量水平。全膜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协作编码和协作提取现象都很常见,它们都可能对记忆产生影响。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协作提取对记忆的影响,只有一些研究考察了协作编码对记忆的影响。同时,考察协作编码对记忆影响的少数研究尚未得出一致性结论。有的研究发现协作编码能损害记忆表现,并认为这可能与协作编码破坏了记忆线索有效性有关;有的研究发现协作编码没有损害记忆,并且能消除协作抑制现象,并认为这可能与共享线索的形成有关。本研究考
本文从实践理论的视角分析金砖国家机制成型初期、金砖国家实体化进程中和金砖合作第二个“黄金十年”的开端,三个重要时期巴西参与金砖合作的实践。为此,本文试图分析巴西参与合作的动机、过程和结果。或者说,根据实践理论的框架,试图分析巴西参与合作实践的实践资源、实践类型,以及为金砖国家机制新共识和新身份的形成所作的贡献。最后指出随着实践资源的逐渐减少,政策力度的逐渐减弱,巴西参与金砖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
研究目的:双相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HA/β-TCP)陶瓷是修复骨缺损的较为主要的材料。目前,BCP大多是由人工合成,其制备方法复杂,工艺精细且制作成本高。近年来
目的:本次采用随机对照法研究经2种手术径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疗效,希望为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寻找合适的手术径路。方法:实验研究对象选自我院门诊自2016年11月初到2018年5月底临床上诊断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儿童及青少年39例(所有研究对象病史均>3月)。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个实验组,其中A组(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人体尿液中DNA/RNA甲基化、羟甲基化修饰产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与西方各国交流日渐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普通话”,越来越受重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顺畅的跨文化沟通,这离不开对目的国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