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操纵理论探析政治文本翻译之文本外因素: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学把翻译仅仅看作是文字间的纯语言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继而是“权力转向”,研究者们自此跳出了纯语言学研究的藩篱,将目光转向文本之外的层面,试图探究和揭示影响翻译的幕后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操纵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勒菲弗尔提出了“操纵”这一概念,并指出语言只是影响翻译的一个元素,而整个翻译过程将受到更多语言之外的多元因素的操控。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政治文本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体现一国的大政方针,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甚至世界发展趋势,因此其译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政府对外宣传的成功与否。在中国,政治文本翻译一向由中央编译局,新华社等专业外宣部门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译本的日后研究确保了质量及权威性。   本文以操纵理论为框架,采用描述解释的研究方法并选取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进行试探性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意识形态这只“无形之手”和赞助人这只“有形之手”以及诗学等文本外因素在政治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分析这些语料,将勒菲弗尔的三要素操纵理论运用到汉语这一环境中去考量,以检验其效度和适用度。   本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政治文本翻译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操纵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章:首先介绍操纵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权力转向”,然后主要论述本文的理论框架: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并分析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三个操控要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第四章:对政治文本翻译的特点、种类及研究路径进行简要论述。第五章:个案研究。重点剖析“三要素”是如何影响政治文本翻译过程,尤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初步研究表明,由于政治文本地位的特殊性,其翻译离不开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的操纵;同时,赞助人在文本选材和审核,公布阶段也发挥了重大决策作用。第六章:结语部分。总结此项研究的意义,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这不仅是三位风格迥异,性格相投的实力派画家的大聚会,更是当代海派绘画艺术的一个小缩影。  俗话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三个男人呢?况且,这可不是普通男人的聚会,而是三位当代海派画坛成就卓然的大家所举办的联展。他们的组合,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6月28日在上海壹号美术馆即将举行的“澄怀观道”画展,汇聚了陈翔、庄艺岭、邵琦三位风格各异的丹青高手,书画会友,翰墨雅集。  三位画家,人生历程各不相
广告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主要目的是推销商品或者某些服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隐喻的烙印,广告语也如此,化妆品广告更是将隐喻用到无以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深受其影响。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更是新颖:由单一的文字文本渐渐转化成为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