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1 Hypertension,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心、脑、肾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实质是一种以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动脉硬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第一步。因此动脉硬化的早期检测及动脉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并发症发生的根本措施。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及斑块、脉压是无创的评估动脉硬化的常用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以上三种指标的检测,观察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和弹性的变化,并探讨年龄、体重、血脂、血糖等环境因素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影响,从而为揭示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拓展思路,为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选取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者共686例。其中高血压组344例,正常对照组342例且年龄、性别相匹配,排除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炎性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收集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及心率等临床资料;测定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检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计算脉压。根据研究目的,高血压组又按以下指标进行不同分组:(1)依据血压分组:1级、2级、3级高血压组;(2)年龄分组:<40岁、40-59岁、≥60岁组(正常对照组亦分为<40岁、40-59岁、≥60岁组);(3)baPWV分组:高baPWV组和低baPWV组;(4)IMT分组: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5)脉压分组:低脉压组、中等脉压组和高脉压组。比较不同组别间研究指标的变化,并对各因素与baPWV、IMT及脉压行相关回归分析。从上述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126例,正常对照者12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AT1R基因A1166C、ACE基因I/D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及与血压水平及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1)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心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 >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baPWV明显增快,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IMT、斑块发生率、脉压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3)正常对照组、1-3级高血压组baPWV随血压升高逐渐加快,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2、3级高血压组IMT明显增厚,有显著性差异,各高血压组间IM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级血压组的脉压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baPWV有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快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MT及脉压亦有随年龄增长升高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baPWV、IMT及斑块检出率、脉压在各年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5)高baPWV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及IMT与低baPWV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IMT增厚组的年龄、收缩压、脉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aPWV、斑块检出率与IMT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低脉压组、中等脉压组、高脉压组三组baPWV有随脉压水平增大加快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MT及斑块检出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baPWV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体重指数、腰臀比、IMT均呈正相关;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aPWV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P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aPWV、收缩压、舒张压、IMT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baPWV(cm/s)=280.453+6.551×年龄(岁)+7.462×收缩压(mmHg)+2.923×体重指数(kg/m2),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明显影响baPWV。IMT(mm)=0.121+0.004×收缩压(mmHg)+0.003×年龄(岁)+0.002×脉压(mmHg),表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年龄、脉压是IMT的主要影响因素。脉压(mmHg)=7.872+0.180×年龄(岁)+0.024×baPWV(cm/s)-0.3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0.38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年龄、baPWV和血脂水平是脉压的重要影响因素。(10)AT1R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正常组与高血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CE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1)AT1R基因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baPWV、IMT均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E基因DD基因型baPWV为2101.65±290.76cm/s高于ID及II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ACE基因DD基因型和AT1R基因CC基因型联合共存时,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baPWV、IMT与总体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故ACE基因DD基因型和AT1R基因CC基因型联合共存时有协同作用。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存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动脉弹性的减退。(2)年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血压是影响大动脉僵硬度的重要因素,动脉硬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肥胖和血脂升高可引起和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3)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脉压是评估动脉硬化的指标,良好反映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4)AT1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而ACE I/D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5)AT1R基因A1166C和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对血压及动脉硬化有影响,但单个基因对血压的影响是有限的,多个基因的联合作用有协同作用,可增加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