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l涂层与薄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界面组织演变及元素互扩散行为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复杂服役环境及高推动比的设计对单晶涡轮叶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本身无法满足更高温度下的抗氧化和抗腐蚀的防护需求,而先进的气膜冷却技术和高温防护涂层是提升其服役性能的关键技术。先进单晶涡轮叶片壁厚低至1.0 mm以内,且气膜冷却技术驱动着单晶叶片朝壁厚越薄的方向发展。PtAl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腐蚀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作涡轮叶片高温防护涂层。然而,PtAl涂层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元素浓度梯度,在高温服役的条件下,PtAl涂层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很难避免发生元素的相互扩散。元素互扩散使得涂层/镍基单晶高温界面附近析出拓扑密排相(TCP),形成互扩散区(IDZ)和二次反应区(SRZ),且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代次越高,难熔性元素含量越高,TCP析出倾向增加,使得PtAl涂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体系过早失效。本文以PtAl涂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第二代N5、第三代DD9和第四代DD91)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镀Pt和高温低活度气相渗铝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制备PtAl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以及高通量多元合金扩散模拟计算软件Hit DIC,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基体厚度和不同代次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试样条件在PtAl涂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界面微观结构演变机制、元素互扩散机理。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下的PtAl涂层/DD9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试样微观结构演变、元素扩散系数和扩散通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1000℃/52 h和1100℃/18 h恒温氧化后,试样均形成具有σ和R拓扑密排相(TCP)的互扩散区(IDZ)和具有σ和P相的二次级反应区(SRZ)。相较于1000℃,在1100℃温度场下各元素扩散系数高1~2个数量级和扩散通量显著增加。1100℃恒温氧化过程中,Re、W和Ta等难熔元素向外扩散的增加导致SRZ厚度增大,Al和Ni互扩散的加剧进一步促进了SRZ的生长和β-(Ni,Pt)Al相向γ′-Ni3Al相的转变。(2)1100℃恒温氧化条件下,单晶高温合金基体厚度对PtAl涂层/DD9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界面组织演变具有显著影响。三种基体厚度(0.5 mm,1.0 mm,2.0 mm)的薄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9/PtAl涂层试样在恒温氧化过程中IDZ和SRZ的厚度均增大。三种基体厚度的涂层试样IDZ厚度均约为25μm。随着恒温氧化时间延长,三种试样IDZ中TCP相含量减少,只有0.5 mm基体厚度的涂层试样在IDZ中形成了TCP相“贫化带”。Ta在IDZ和SRZ富集是析出TCP相、形成SRZ的主要原因。恒温氧化500 h后,0.5 mm基体厚度的试样SRZ厚度显著小于其他两种试样,0.5 mm基体厚度的试样W、Re和Ta等难熔元素更早均匀化,元素浓度梯度低,降低了SRZ长大速率。(3)不同代次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N5、DD9、DD91)/PtAl涂层在1100℃恒温氧化过程界面组织演变具有显著差异。恒温氧化1000 h后,基体为N5和DD91试样IDZ厚度约为30μm,DD9试样IDZ厚度约为24μm,DD91、N5和DD9试样的SRZ厚度依次约为136μm、108μm、89μm。三种涂层试样在1100℃恒温氧化过程中涂层均从β-(Ni,Pt)Al相向γ′-Ni3Al相转变,但三者涂层中相转变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DD9试样、N5试样、DD91试样,三种试样中各个元素扩散通量和扩散系数的差异是导致相转变速率不同的根本原因。Ta元素在IDZ和SRZ中富集是析出TCP相、形成SRZ的主要原因,随恒温氧化时间延长,三种试样中的W、Re和Ta等难熔元素逐渐均匀化,元素浓度梯度低,降低了SRZ长大速率。
其他文献
碳化铌(Nb C)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广泛用于机械关键零部件的表面强化。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铁基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其表面强化的堆焊涂层耐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通过添加少量Ti合金元素,能够与Nb元素生成(Nb,Ti)C复合碳化物,从而改善Nb C与铁基体结合性较差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堆焊涂层的耐磨性能。本文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堆焊技术,
学位
Mn-Co尖晶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防护涂层材料,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涂层仍存在电导率较低和Cr毒化阴极等问题,造成电堆性能衰减。Cu元素的掺杂一方面可以促进混合价元素(Co2+/Co3+和Mn3+/Mn4+)之间的电子跃迁,提高电导率;另一方面可增加热膨胀系数,增强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热匹配性。本文采用两种工艺路线制备防护涂层,其一是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Cu掺杂Mn1.5Co1
学位
化石燃料不断的消耗、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致使地球的气候持续恶化,寻找清洁型能源来缓解当前窘境早已刻不容缓。锂离子电池,轻便易携带、技术成熟、储蓄电量足、使用寿命长和环保等优势,使其成为了新一代绿色能源中的引领者,在日常生活电器和智能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锂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三号元素,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的含量十分有限,而单独中国区域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在过去10年中就已经增长了接近20倍。显而易
学位
在国家大力倡导传统聚落更新保护的背景下,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和研究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总结聚落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为传统聚落更新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河西走廊的聚落空间形态,基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文化地理学等角度在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该地区的定量分析较少,所以本文主要基于道萨迪亚斯
学位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之一。钠离子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及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反应机制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电网级储能替代品之一。鉴于电极材料是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开发高性能负极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较高的还原电位、较慢的反应动力学,寻找到具有高可逆容量和简便反应过程的电极材料
学位
由于化石燃料地过度开采和使用,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重要战略的必由之路。氢能由于比能量高、温室效应气体零排放,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形式。电化学水分解电解池和燃料电池是实现氢能经济的关键技术。目前在应用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ni
学位
凹凸棒石是重要的稀缺性非金属矿产资源,素有“工业味精”之称,享有“千用之土、万土之王”之美誉,具有“胶体、吸附、载体、补强”四大核心功能。目前,对凹凸棒石热处理功能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处理温度为800℃以下,凹凸棒石结构未塌陷之前进行实验探索研究,而凹凸棒石在800℃以后煅烧热处理后晶相、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较少,纳米凹凸棒石凝胶化成地质聚合物再烧结成型制备新型陶瓷产品的研究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
学位
高强度、可热处理的7075铝合金是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在铝合金制造方法中,增材制造技术因其在复杂材料快速制造方面的优势而受到重视。相比其它增材制造技术(激光选区熔化、电子束选区熔化等),冷喷涂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制造金属,尤其适用于易热氧化和热敏感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等。然而塑性相对较差的7075铝合金粉在冷喷涂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不足带来的高孔隙率会严重降低力学和耐蚀性能。冷喷涂后
学位
金属阻尼器作为结构中常用的耗能装置,由于其耗能机理明确、性能稳定、制作加工方便等特点,在建筑结构减震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发了各种类型的金属阻尼器,但大多耗能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分阶段耗能的目的。本文通过将耗能钢板截面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分阶段耗能金属阻尼器,并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其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揭示了耗能机理,建立了分阶段屈服耗能金属阻尼器的设计
学位
由于电动汽车市场以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对可充电储能设备的迫切需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也开始逐渐走向了热潮。虽然现如今市场上相对较为热门的负极地材料仍以多层石墨类居多,但因为其较低的理论比容量(372 m Ah/g)根本就无法适应新型能源汽车对能量密度的要求,因此必须寻求更为理想负极材料。Sb2S3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储量丰富,又拥有着相对较高的理论比容量(946 m Ahg-1),因此获得了许多研发技术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