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有研究认为信贷获取可以缓解农户流动性约束,使得农户能够克服远距离迁移带来的成本问题,促使迁移行为发生。然而本文提出,在一定情况下,正规信贷获取与迁移行为存在替代关系。具体来说,农户在迁入地面临高昂的定居成本,因此其预期的定居地依然在其户籍所在地,外出务工仅仅作为一种增收手段,循环迁移成为最为普遍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如果农户能够在家乡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和收入来源,则在家乡当地就业将会是优于外出务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研究认为信贷获取可以缓解农户流动性约束,使得农户能够克服远距离迁移带来的成本问题,促使迁移行为发生。然而本文提出,在一定情况下,正规信贷获取与迁移行为存在替代关系。具体来说,农户在迁入地面临高昂的定居成本,因此其预期的定居地依然在其户籍所在地,外出务工仅仅作为一种增收手段,循环迁移成为最为普遍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如果农户能够在家乡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和收入来源,则在家乡当地就业将会是优于外出务工的选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利用从集体分得的土地越来越不足以获得足够收入,因此承包租用其他家庭的土地扩大生产和从事自雇职业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然而不管是承包土地还是从事自雇职业,对资金的需求都较高,农户通常面临着资金约束,而来自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的借款往往能够缓解农户的资金约束。对于有借贷需求的群体,若能够获得银行的借款,则留在家乡就业的概率更高;而信贷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家庭,更倾向于去外地就业。因此,我们提出假说:对于有信贷需求的农村居民而言,正规信贷和迁移行为存在着替代关系,即获取正规信贷能够减少外出务工的概率。
本文用CHFS2013年数据对此假说进行了检验。Probit模型回归显示,获得银行贷款可降低11%的左右的跨市县迁移的概率,边际效应约为-1.7%,进一步采用面板logit模型控制社区固定效应,估计结果显示银行贷款可降低约27%的跨市县迁移概率,边际效应为-3.86%;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替代作用在村庄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显著;机制上,本文考察了正规信贷获取对农业生产规模的影响,发现正规信贷能够显著增加家庭租用农业用地的规模,这一结果在控制了村庄固定效应后依然显著。本文还考察了社会资本的作用,发现即使在模型中控制了社会资本这一变量,最终的估计系数几乎不受影响,这意味着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的经济水平也对本文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文献关于信贷如何影响家庭福利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于信贷与迁移行为关系的认识;正规信贷获取对于迁移行为有负向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方针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可以通过供给实惠和便利的金融服务,鼓励部分群体留在家乡就业或者返乡就业,激活农村的内在增长潜力,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考察基础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微观个体样本嵌套于县级政府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从财政分权指标、教育指标、个体特征和地区特征四个维度出发论述其对基础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具体探索各个因素或交互项对居民基础教育满意度的影响。 本文发现财政分权显着增加了居民的基础教育满意度,可能的原因在于地方官员对提供社会福利存在着政治激励,使得财政分权的优势在基础教育的提供中得以体现。本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大肆开采、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出现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臭氧层空洞以及近年来发生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低碳化浪潮,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而低碳产业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
国民经济学不仅研究经济的运行,更加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我国居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一直以来受到灾害的威胁,防灾减灾研究对国民经济健康持续良好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破坏力最强、不可预测的地震灾害,其引起的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环等灾害,一直备受社会各层人士关注。有效的地震应急管理将减轻灾害的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作为地震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社区居民
公共财政理论中,充当守夜人角色的政府主要职能是维持市场公平竞争,弥补市场失灵,也就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辖区内居民所必需的各项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关于共同富裕庄严承诺的基本前提。过去我们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大部分精力与财政资源投入到生产建设领域,但在一些重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比重却逐年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相互间的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成为了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投资方可以通过输出资金、技术、管理,配置东道国的资源,实现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获取利润;而东道国可以通过吸引FDI弥补建设资金缺口、外汇缺口,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改善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向境外投资。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1456.67亿美元,超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中包括大量的绿地投资。我国作为“世界工厂”,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较大且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有贸易往来,这种贸易特征可能会对我国的对外绿地投资产生影响;其次,产品生产加工需要大量资源,东道国丰富的资源禀赋也可能会吸引中国企业的绿地投资。然而目前,关于中国
1998年的分房制度改革正式开启了我国房地产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各个地区的房价猛涨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房地产行业也自此演变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有力的发动机。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发展的进程中也相应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有:居民多套房拥有率高、住房空置率高、房价收入比高、住房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中低收入家庭房贷压力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高等等。 学者、政府和百
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创新和专利申请的作用日益凸显。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的主体—企业。因此本文尝试研究企业层面上的创新对绩效的影响,以期从学术角度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本文的样本是2000年-2010年间国内71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其中对企业创新的衡量选择了专利申请数量这一指标。为了更准确的衡量企业的创新程度,笔者统计了上市公司和当年并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子孙公司的
涟漪效应是房地产市场研究中描述区域住宅价格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具体来说是指某个区域的房价受到冲击后,其价格变化会传导至其他区域住房市场,最终各区域的房价呈现出长期的均衡关系。涟漪效应也可以简单的用房价的长期趋同性来概括。 研究此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上,涟漪效应描述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关系是由市场基本面信息决定的,外部冲击会导致价格相对于
住房改革后,房地产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支柱产业,不仅能够直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其与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紧密,能够通过带动其他产业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其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稳定。另一方面,中国特有政治制度下形成地方经济分权和中央政治集权,使地方主政官员具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去调配辖区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和担保贷款,以此来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而中央拥有最终人事任命权,根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