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间经济债务与国际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近代国际关系史反复表明,围绕着国家债务而展开的外交战略将直接关系到国家间权力的转移。国家间债务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1917年-1945年间美国如何利用对英国的债权成功地介入欧洲事务,顺利地实现英美之间的霸权交替进而成为战后霸主的历史。 本文认为,对债权的政治运用贯穿了美国获得霸权的整个历史进程,美国成功地运用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权力,以对英经济债权换取了英国的政治霸权。 本研究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两个维度展开。 在理论上,本研究融合吸收相互依赖理论和权力交换理论的成果,提出了债权政治的概念,建立了分析经济债权转换政治权力的分析框架。债权政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是这个分析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债权向政治权力转移的静态结构中,有关的各个行为体面临的体系压力和各行为体在权力交换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债权政治运作的可行性。债权转移的动态变化中,债权政治化的成本以及债务国的需求决定了债权向政治权力转移的现实性。国家间的经济债权向政治权力转移的实现是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互动的结果。 从历史上看,美国对英国的债权始于英国霸权体系之下,但是把经济债权转化为政治权力的机遇却是德国挑战国际体系而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一方面为了进行战争融资对美国大幅举债,另一方面又基于对内举债的历史传统,维持了高水平的内债,致使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面临内外债台高筑的局面,为美国在一战后继续维持和扩大对英债权提供了客观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加激发了美国对债权政治的运用,通过相互依赖理论中所讲的“联系战略”,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全球霸主的政治权力。 美国债权政治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要求取消债务的情况下,和欧洲国家达成了偿债协议,既维护了既有的经济债权,又占领了国际政治的道德高地,从而催生了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对美国霸权的认同感; 二、利用债务偿付机制操控黄金的流入和国际物价水平,实现了从债权主导向货币主导的飞跃; 三、美国通过向战败者德国注资,在美国债权——欧洲债务——德国赔偿问题上建立关联,为美国在今后的欧洲大陆政治竞争中争取优势埋下伏笔; 四、在军备上通过“要么还钱,要么削减军备”的原则,用债务压力和军备竞赛全面压垮英国经济,迫使英国的国民在心理和实力上对美臣服; 五、美国最后以“不了了之”的方式,实际放弃了对英债权,以经济让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债权向国际政治权力的转移。美国承担的债权政治成本是巨大的,但是收益更大,实现了总体权力优势向美国的转移。 与以往从国际政治角度研究英美霸权交替所不同的是:对美国债权政治的研究凸显了美国与英国争夺霸权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美国在经济债权问题上的“进取性”和“战略性”,反映了新兴国家如何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政策工具,获得和扩大权力的全过程。可以认为,1917年-1945年以债务和债权为表现形式的美欧经济领域的争斗,实际上是政治争斗的序曲或伴唱。这对于解释英美霸权交替这一“20世纪国际关系史编纂中的核心问题”有一定的学术开拓意义。 对于美国债权政治历史研究,有助于激发对中国“债权国地位”的战略思考。本研究认为: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应立足于长远的角度,适当让与在债权上的部分经济利益,通过让利来增进中国与国际经济间的相互依赖,进而扩大中国的全球政治影响力,这也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建立“正确的义利观”,树立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所需付出的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