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氮杂环卡宾后过渡金属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自由氮杂环卡宾或者功能化氮杂环卡宾作为辅助配体,首次合成了水杨醛亚胺和自由氮杂环卡宾共配的镍的卤化物以及相应的镍的中性苯基化合物;合成了双配的芳氧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镍配合物;合成了水杨醛亚胺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镍卤化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它们对乙烯、苯乙烯和降冰片烯等单体的催化聚合活性。另外,在合成配体时,得到了一类含有稳定氮叶立德的氮杂稠环,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特性。 1.通过Ind2Ni和等摩尔量的3,5-tBu2-2-(HO)C6H2CHN-2,6.iPr2C6H3反应,合成了[3,5一tBu2-2-(O)C6H2CHN-2,62Pr2C6H3】Ni[Ind](4);4和1一苄基-3-异丙基咪唑溴盐以1:1的摩尔比发生茚消除反应,合成了水杨醛亚胺和氮杂环卡宾共配的镍溴化物[3,5一tBu2-2-(O)C6H2CHN-2,62Pr2C6H3]Ni(C{PhCH2NCHCHNPr})Br(5)。采用Ind2Ni、3,5-tBu2-2-(HO)C6H2CHN-2,6.iPr2C6H3和1.苄基-3-异丙基咪唑溴盐的一锅煮方法;以及通过原位生成的水杨醛亚胺钠盐和氮杂环卡宾与NiCl2(C5HsN)4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方法都可合成配合物5,这些配合物都经元素分析、核磁和X-Ray单晶衍射的表征,配合物4中,茚倾向于以矿的形式与中心金属配位,在这两个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都是扭曲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1.(2,6-二异丙基)苯基.3一异丙基咪唑溴盐、3,5-tBu2-2-(HO)C6H2CHN-2,6-iPr2C6H3和NaN(SiMe3)2以1:1:2的摩尔比反应,原位所形成的氮杂环卡宾和水杨醛亚胺钠盐与以等摩尔量的NiCb(CsH5N)4反应合成了[3,5-tBu2-2-(O)C6H2CHN-2,6-Pr2C6H3】Ni(C(2,6-Pr2C6H3NCHCHNPr))Br(6),并且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核磁表征。 3.通过[H0-4,6-tBu2-C6H2CH=NCH2CH2{CH(NCHCHNCH(CH3)2))】Br和两摩尔量的NaN(SiMe3)2反应原位所形成的水杨醛亚胺钠盐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和等摩尔量的NiBr2(PPh3)2发生复分解反应、[HO-4,6-tBu2-C6H2CH=NCH2CH2{CH(NCHCHNCH(CH3)2))]Br和等摩尔量的Ind2Ni或者Cp2Ni发生茚消除或者茂消除反应合成了[3,5-tBu2-2-(O)C6H2CH=NCH2CH2(C{NCHCHN~Pr))]NiBr(11)。n经元素分析、核磁和X-Ray单晶衍射表征。在配合物中,中心镍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是扭曲的四边形。 4.通过阻0-4,6-tBu2-C6H2CH=NCH2CH2{cH(NCHCHNMe))】Br和等摩尔量的Cp2Ni发生茂消除反应,合成了【3,5.tBu2-2-(O)C6H2CH=NCH2CH2(C{NCHCHNMe>)】NiBr(12),并且测试了它的晶体结构。在配合物中,中心镍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是扭曲的四边形。 5.通过【H0-4,6-tBu2-C6H2-2-CH2{CH(NCHCHNCH(CH3)2))】Cl,或[H0-4,6-tBu2-C6H2-2-CH2{CH(NCHCHNBz)】Cl与NaN(SiMe3)2和NiBr2(PPh3)2以2:4:1的摩尔比反应,分别合成了[O-4,6-色u2-C6H2-2-CH2(C(NCHCHNPr))]2Ni(17)和[O-4,6.tBu2-C6H2-2-CH2{C(NCHCHNBz))】2Ni(18)。17和18都经过元素分析、核磁和X-Ray单晶衍射表征。在这些配合物中,中心镍离子与两个配体的氧和氮杂环卡宾碳顺式配位。 6.通过3,5-Bu2-2-(H0)C6H2CHN-2,6-P~C6H3与等摩尔量的NaN(SiMe3)2反应所原位形成的水杨醛亚胺钠盐与NiClPh(PPh3)2进行复分解反应形成三苯基膦稳定的水杨醛亚胺镍中性苯基配合物。将苯基配合物与通过1,3--异丙基咪唑氯盐和1.苄基.3.异丙基咪唑溴盐与NaN(SiMe3)2以1:2的摩尔比反应所原位形成的氮杂环卡宾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分别合成了[3,5-tBu2-2-(0)C6H2CHN-2,6-Pr2C6H3】Ni(C{iPrNCHCHN~Pr))Ph(19)和[3,5.tBu2-2-(O)C6H2CHN-2,6-ipr2C6H3】Ni(C{BzNCHCHNPr))Ph(20),并且测试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7.通过2.吡啶醛和溴乙胺氢溴酸盐或者氯乙胺氢氯酸盐以1:1或者2:l的摩尔比发生反应,2.喹啉醛和溴乙胺氢溴酸盐以2:1的摩尔比发生反应分别合成了含稳定N.叶立德的化合物26,27和28,并且对化合物26和28进行了X-Ray单晶衍射表征。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8.[3,5-tBu2-2.(O)C6H2CH=NCH2CH2(C{NCHCHNIpr))]NiBr(n)和配合物[3,5-tBu2-2一(O)C6H2CHN-2,6dPr2CeH3】Ni(C{BzNCHCHN~Pr))Ph(20)可高选择性的催化乙烯的二聚,得到1.丁烯。 9.[3,5-tBu2-2-(O)C6H2CHN-2,6-ipr2C6H3】Ni(C{PhCH2NCHCHNipr))Br(5)和[3,5-tBu2-2一(O)c6H2CH=NCH2CH2(C{NCHCHNipr))】NiBr(n)在NaBPh4存在下对苯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10.[3,5一tBu2-2-(O)c6H2CHN-2,6-iPr2C6H3】Ni(c{iprNCHCHNipr))Ph(19)和[3,5一tBu2-2-(O)C6H2CHN-2,6-ipr2C6H3】Ni(C{BzNCHCHNiPr))Ph(20)在MMAO存在下可催化苯乙烯齐聚。 11.[3,5.tBu2-2-(O)C6H2CHN-2,6.iPr2C6H3】Ni(C{BzNCHCHNipr))Ph(20)在MMAO存在下可高活性的催化降冰片烯聚合,活性可达到107gNBm01-1Nih-1。
其他文献
教育构建学指出,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师生之间深入互动、提升发展的重要载体。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分支,在巩固教学活动效能,提高学习活动成果,锻炼数学学习技能,促进教学活动进程中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师借助于课堂练习活动,可以实时了解掌握学生主体学习新知、探究案例实际情况,为有的放矢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学生依托课堂练习实践活动,能够及时认知自身学习活动薄
由于电流变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工业、液压工业、机械制造业、传感器技术等诸多领域,这项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为了清楚地了解电流变效应的机理,获得符合工
有机光控磁性变色材料在理论及应用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在寻找一种长寿命的双功能光致变色磁性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一类较好的有机光致变色磁性功能化合物模型:联茚满烯二酮类光
燃料电池将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效率高,排放低,是替代传统燃烧发电技术的新一代技术。与其他类型的燃料电池相比,直接碳燃料电池(Direct Carbon Fuel Cells,DCFCs)具有最高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100%),同时固体碳燃料来源广泛,应用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是一类重要的碳中性、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炭是生物质热转化的产物之一,将生物质炭直接用作DCFCs的燃料,对高效洁净
学位
本文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水热后处理法”分别合成了纳米TiO和掺杂的纳米TiO粉末。实验中,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其最佳掺杂条件,用差热分析(DTA)确定其煅烧温度,采用X—射线
多金属氧酸盐(POM),是一类由前过渡金属阳离子以氧阴离子为“桥”,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的低聚氧阴离子簇合物(cluster),是配位化学中一大类无机分子,其基本结构单元MO是以金属M为
化学修饰电极是当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电化学只限于研究裸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范围,开创了从化学状态上人为控制电极表面结构的领域。近
近十年来,许多含有过渡金属基团的聚合物得到了大家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们往往具有不同于常规有机聚合物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性能。同时,这类聚合物也成为了新型化学材料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