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策略下的小说创作:爱丽斯·默多克小说的伦理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y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和伦理学问的密切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文艺批评家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到二十世纪70年代,各种文化理论和政治理论兴起,许多先锋派理论家对伦理学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持怀疑态度,文学批评界经历了一次由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到对文本自身意义的探索和阐释的决定性转变。借用查尔斯·阿尔特里(CharlesAltieri)的话说,当代文艺界对伦理学问题的社会政治化,造成文学界对表面上雄心勃勃,而实际上却过于笼统的抽象概念的盲目崇尚,限制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生活的智慧向导”的功能。大卫·帕克(David Parker)对多种政治理论以及解构主义理论的深入批评正是对阿尔特里观点的积极响应和对文学伦理学回归热潮的呼吁。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批评界开始将观察的目光聚焦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学问题。他们提出诗学语言是一种寓意深刻的道德语言,而艺术作品蕴涵着作者的道德思考。这就需要评论者细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而非对其进行简单的归纳和“事实-价值”二元归类。玛撒·纳斯巴姆(Martha Nussbaum)认为,伦理学批判回答了“人类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文学评论者应该关注作品文本如何对这一话题进行构架和聚焦,如何使其变得鲜活,并引起读者共鸣。文学是一种具有多层伦理学维度的社会行为,对文学作品的讨论所应采用的批评视野远比当代许多理论家所能提供的理论要深刻得多,需要超越简单化的意识形态启发论。因此,恢复对文学作品的复杂和不可穷尽的伦理学探讨具有恒久意义。论文对英国女作家和哲学家爱丽斯·默多克(1919-99)小说作品的伦理学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背景。   论文选取默多克小说中人物的道德意识状态为研究对象,兼以扩展当代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论文将批评视角聚焦默多克与同时代不同文艺理论家、小说人物与作家间以及小说文本与读者间的对话关系,重点在于揭示默多克小说中的思想内涵同当代西方哲学思想及文艺理论观点间的互动关系,引发人们对默多克小说中所揭示的重要伦理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论文首先集中讨论《还算体面的失败》和《神圣的和亵渎的爱情机器》两部发人深省的善恶主题小说。默多克试图通过刻画人物意识之中的阴暗面,深层挖掘“善”、“恶”的本源。作家将小说中道德主体自以为是的思维模式投射到充满偶然因素的外部世界,对二十世纪西方社会“唯我论”观念的盛行和人类精神生活的“世俗性”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评判。“唯我论”和“世俗性”反映出默多克对人类意识镜像过程的道德观察。默多克的作品使读者在身临其境的阅读过程中深刻感受其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智慧。这种理性推敲的过程引导人们在文学作品的广阔空间里想象,思考和识别人性恶的运作形式。   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钟》、《美与善》以及《亨利和伽图》这三部小说,进一步研究默多克的人文主义思想。论文指出,默多克小说中关于“善”的探讨结合了柏拉图的“理式”概念,是对当代多种哲学思想的扬弃。默多克探讨了自我与“善”的关系,挑战和批判了存在主义和自由主义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的多种当代哲学理论通过行为能力或行为自由来界定人类个体的观念。同时,默多克的道德哲学强调主体对道德现实的认知具有无限性和可完善性。主体意识通过复杂的阐释行为,以道德观念为联系客观事实和道德认知的媒介,从而达到道德感知。故此,对“善”的领会不是感官上的直觉认识,而是需要人们经过点滴认识,自我修养和对现实的无私关注来达到。   论文第三部分通过分析《黑王子》和《大海啊,大海》中对艺术家道德感悟的策略性探讨,重点研究了默多克“去自我”和“关注”的文艺理论。论文指出,这种“去自我”和“关注”的文艺理念强调了人类差异性的存在价值,以及叙事在人类道德教育中的任务,承认道德语言的真实本性。默多克的观点是,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为人们提供完全超验意义上的活泼形象,并使人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无私关注来体验世界万物的独特性。艺术家如果将艺术目光无私和谦逊地聚焦于“善”,就不会写不出好的艺术作品。默多克所寻求的这种非自我中心主义范式的意识活动旨在重新构建人类意识与“善”之间,以及自我意识与他人存在现实性之间的关系。作家有责任如实地描绘世界,其视野不应被其自我宽慰的需求所扭曲。对于读者来说,对小说中或现实中的他人的关注也是认识人类生活多样性的过程。人类个体无论是在处理同他人间的关系,或是在欣赏小说人物和场景的时候,“关注”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观念。   论文结尾部分对默多克的创作思想作了宏观上的评价和总结。首先,默多克对人类个体意识的再度刻画,引发人们以伦理学视角重新看待文艺作品中对人类自我及世界的勾画和叙述。其次,默多克的作品旨在重新建构人们的认识体系。她希望以的“善”的观念重新调整人们共有的价值观念,再度唤起被所谓无所不在的理性思辨所边缘化的人类情感的声音。因此,其透过其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在默多克哲学理念中,“善”不仅是一个历史性话题,而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和现实。
其他文献
生态批评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模式,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自从20世纪八十年出现以来,生态批评已经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一支重要主力。人类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盲目开发攫取
夏目漱石在近代日本文坛占据着巨匠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从小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也曾两次来到中国。那么漱石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笔者将结合他来中国的经历,在先行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主义起源于奴隶制,在当代仍然存在,把黑人压制在社会的底层,阻挡了他们实现所谓“美国梦”的机会,同时还造成了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的身份危机。主流白人文化通
通常认为,构成水稻产量的物质中,约有三分之二直接来自抽穗后绿叶的光合产物,而从近年世界高产稻作的资料和作者的高产研究来看,抽穗后累积的光合产物在稻谷产量中所占的比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婚恋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文化的全球化使跨国婚恋的生长有了更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文化差异也引发跨国婚恋中的诸多文化冲突。而这些文化冲突是一般
《美国悲剧》被公认为是西奥多.德莱塞的杰作.小说长达八百多页,内容却十分简单——小说主人公克莱德为了能娶富家小姐桑德拉,提高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从而狠心杀害自己已
近二十年来,在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里,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任务”被定义为一种课堂活动,具有以下特征:以意义为中心,与真实
前两年,社会上发生过一场争论:新闻工作算不算一门科学,或者说,新闻工作“有学”还是“无学”。经过新闻界的一番有根据的论证,新闻工作被承认为一门科学了,新闻工作的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广告自身的发展,现在身在一个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广告被认为是一种很特殊的交际性文体,从而广为研究。它使人感兴趣的是它的交际目的: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
9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南朝鲜汉城金浦机场发生爆炸事件》的新闻,但播出方式有些特别:七点二十五分左右,播出的是口播新闻;七点三十分播出的是图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