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酸性、碱性化合物以日常生活用品的成分走近人们的身边,人们接触腐蚀性物质的几率越来越大。虽然一再强调这些生活用品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无意或故意摄入腐蚀性物质的事件却一直在发生。腐蚀性物质摄入的发病率因国家和文化背景而异,目前无法从现有的文献及病例报道中得知其真实发病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碱性和酸性腐蚀剂是最常见的摄入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凝固或液化反应产生组织破坏并引起消化道损伤。腐蚀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没有粘膜损伤到严重损伤。急性期可发生穿孔和坏死,远期的并发症包括消化道的狭窄和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儿童一般是误服腐蚀性物质不同,成年人摄入主要是有自杀倾向或精神疾病所致。上消化道狭窄是腐蚀性物质摄入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其中食管狭窄占大多数,狭窄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取决于所摄入腐蚀性物质的物理形式、种类、数量、浓度、粘膜接触时间和摄入时脏器状态。腐蚀性狭窄的治疗旨在改善症状/体征、避免消化道梗阻并发症并防止狭窄复发。狭窄扩张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探条扩张术,既可在内镜下进行,也可在X线透视下或两者联合下进行。与其他良性消化道狭窄相比,腐蚀性狭窄常为多发的、长而成角的、对扩张治疗的反应性低且易发生穿孔等并发症。对于需要多次和频繁扩张以保持消化道通畅的患者,支架置入术可以保持狭窄段持续扩张、延长无症状持续时间并减少因频繁扩张而带来的痛苦。但是考虑到术后反应性组织增生、支架移位发生率高的风险,支架置入术在治疗腐蚀性消化道狭窄方面的疗效及临床广泛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其临床效益还需进一步评估。除此之外,目前关于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的研究,目标人群多针对于儿童,治疗方式也多局限于狭窄扩张,支架置入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报道不多。随着可生物降解支架的研发及临床应用,亟需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评估支架应用在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中的作用及前景。目的通过36例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初步探讨狭窄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及外科手术在治疗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中的应用及其疗效。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患者共计3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食管狭窄、胃出口梗阻或者二者皆有)且有明显相关症状,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可剔除。2.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腐蚀剂性质、狭窄部位、治疗前病程、治疗前吞咽困难评分或胃出口梗阻症状/体征、治疗方式及并发症,并随访治疗后相关症状改善情况。3.治疗方式(1)狭窄扩张术:内镜下硅胶探条扩张术、内镜下/X线透视下球囊扩张术;(2)支架置入术;(3)外科手术:食管替代术、胃大部切除术、幽门成形术。4.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的吞咽困难程度根据Atkinson吞咽困难量表进行评估。治疗有效的终点定义为在最后一次治疗后,吞咽困难的程度降低2分及以上或者胃出口梗阻症状/体征缓解,并至少保持12个月。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达;定性资料以率[n(%)]表示。结果1.回顾性分析36例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病例,其中行单纯狭窄扩张术14例,支架置入术15例,外科手术7例。治疗后随访5~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50个月。4例患者因最后一次治疗后未达到12个月而未完成最终疗效评价。2.完成最终疗效评价的32例患者中,31(96.9%)例经治疗后吞咽困难/胃出口梗阻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恢复正常饮食,Atkinson评分降低3.00(3.00,4.00)分。其中,13(100.0%)例单纯狭窄扩张术患者均治疗有效;12(12/13,92.3%)例支架置入术患者治疗有效;6(100%)例外科手术患者均治疗有效。3.狭窄扩张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孔,占12.1%;支架移位是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常见问题,占68.4%;管状胃代食管术1(14.3%)例术后出现食管残端腹壁瘘,术后4月余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存在消化道穿孔、支架移位发生率高的问题。因此,腐蚀性狭窄的治疗要求合理把握各治疗方式的适应症、注意治疗的安全性及减少支架移位的发生。再者,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方式的疗效也不可忽略。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女子体操运动员IGFBP-3基因多态性与骨生长代谢的关联研究。研究对象:62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研究方法:采用双能X线检测骨矿含量与骨密度,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竞争法检测
层状铋系Arrivillius结构氧化物是一类由(Bi2O2)2+和类钙钛矿结构的[An-1BnO3n+1]2-(n:类钙钛矿层数)单元沿c方向周期性排布的单相材料。已广泛研究的磁电材料BiFeO3和铁电材
裂缝介质中的气流和水流运动是地质资源和能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自然过程。在微观结构上,裂隙的粗糙结构会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但裂隙复杂形态如何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同一形态的裂隙对不同流体流动的影响是否一致,学术界普遍认同的Darcy定律又是否适用于这种裂隙流流动,对于这一流体力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仅通过实验观测的角度来分析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克服这种困难,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方法,选用齿状裂
目的:探讨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尿白细胞计数(U-WBC)、尿细菌(U-BAC)计数、尿亚硝酸盐含量(NIT)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尿路感染(UTI)、无症状菌尿(ASB)中的价值,为尿
目的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手术并发症,部分IBDI需行胆管空肠吻合术(Hepaticojejunostomy,HJ)修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HJ治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储能器件,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对于具有更好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整个电池的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一个分支,铁氧化合物因其具有高的理论容量、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铁氧化合物负极材料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其应用非常广泛且活跃,如导弹制导、视频监控、医疗诊断、无人机系统、以及机器人导航等诸多方面。目标跟踪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
多属性模糊决策是指对大量具有模糊性和不精确性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从该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一步作出客观合理的决策。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以及数据类型的日益丰富,多属性模糊决策模型在处理实际问题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实用性。为了快速高效的处理具有模糊性和不精确性数据、提高决策的效率、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多属性模糊决策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多属性模糊决策问
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温和的合成条件以及模块化构成的特性,MOFs材料的孔道结构、孔道环境、功能位点等诸多性质均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构建模块来系统的调整。这些独特的优势使MOFs材料成为高度通用且可调节的功能性平台。本文中通过双配体合成策略,成功合成了具有同结构但是金属离子不同的六个MOFs材料(化合物1-6),以及微调含氮辅助配体合成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7-9,对这些MOFs材料进行了结
非线性扩散反应爆破问题在化学、生物、物理和工程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非线性方程解的爆破现象除了引起许多偏微分方程工作者的兴趣外,还引起了量子力学、流体力学、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工作者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非线性扩散反应方程的爆破问题的有限差分方法及网格自适应算法进行研究,首先时间方向采用Crank-Nicolson格式,空间方向采用截断误差余项修正法在非均匀网格上建立了一维非线性扩散反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