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代烃混合废气的生物净化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代烃多数有“三致”效应而被美国环保局(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其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溶剂和中间体在化工、制药、制革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导致很多工业废水和废气中氯代烃有机物严重超标。氯代烃又因其极低的水溶性及可生物降解性使得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对氯代烃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均不高。因此,探索氯代烃混合废气的生物净化工艺,分析反应体系中微生物演替规律,研究氯代烃生物降解的机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首先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效降解菌 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和Starkeya sp.T-2 的方法,Mehylobacterium H13 和 ya sp.T-2 是本课题组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的分别降解二氯甲烷(DCM)和二氯乙烷(1,2-DCA)的高效降解菌。该方法根据菌株的16S rR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扩增目的片段,制备阳性标准质粒,获得标准曲线,并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应用高效降解菌H-13和T-2强化的生物滴率塔(BTF)去除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混合废气,通过考察反应器的各项参数得出,启动14 d后,反应器挂膜完成。总进气负荷大于50 时,去除负荷趋于稳定;总进气总负荷为40 g~m-3·h-1时去除效果最佳。CO2的产生负荷与混合废气的去除负荷呈线性关系,生物滴滤塔对混合废气的最大矿化率为到76.9%。对生物滴率塔进行15 d的饥饿考察后DCM 13 d后去除率为90%以上,1,2-DCA 18 d后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混合废气中DCM和1,2-DCA相互作用考察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竞争或抑制作用。冲击负荷考察发现,高冲击负荷下去除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微生物活性降低,因为在此期间微生物的耗氧速率(OUR)降低。本论文通过RT-PCR、分子克隆文库构建以及高通量测序三种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生物滴滤塔在启动前后,饥饿期后的各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RT-PCR数据表明,BTF高效降解菌的数量启动后较启动前升高了约6个数量级,饥饿15 d后数量约与启动初期数量持平。基因克隆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生物滴滤塔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其中Methylobacterium和Starkeya能够在体系中稳定存在且.占较高的比例,此外,在体系中稳定存在的还有Hyphomicrobium、Rhizomicrobium、Sphingomonas、Pseudomon 以及Pusillimonas等多个种群,说明,二氯甲烷主要是依靠Methylobacterium和Hyphomicrobium得到去除,二氯乙烷主要依靠Starkeya得到去除。
其他文献
能源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与其相关的柴油、柴油降凝剂以及具有发展价值的植物油燃料等因此成为研究的重点。对于降凝剂的研究,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重点专注于实验,主要研究丙
G连通性和G收敛性是一般拓扑学和分析学中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一方面,除了序列的一般收敛性之外,各式各样的收敛性和连通性在纯数学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它们在涉及数学
沥青混合料不是传统方法所假定的均质材料,作为一种多相材料,其力学性质应由各组分(集料、沥青砂浆和空隙等)的性质和特征共同决定。如何定量分析集料个体形态特征差异及其在
作为南秦岭地区出露最为广泛的前寒武纪地层,武当群一直以来就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其中以沉积岩为主的杨坪组地质时代、物质来源、构造背景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以区域地层
病毒在感染宿主过程中通过编码特殊的转录调节蛋白直接结合DNA或竞争性结合宿主RNAP来调节宿主和自身基因的转录,并起始病毒相关的生命过程。虽然对细菌噬菌体和古细菌病毒的
图像,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图像承载着传递信息的功能,与此同时也会被恶意篡改者篡改其所携带的内容,使得篡改者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图像取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用于检测图像是否经过篡改的技术。中值滤波作为一种平滑去噪技术,因为其良好的边缘保持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常常被篡改者用于掩盖因修改图像内容的操作,如拼接剪贴,而引起的边缘变化所留下的痕迹。
本论文研究了由Navier-Stokes方程,热力学方程和水汽方程耦合而成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适定性问题.在假设初值满足一定条件下,用能量方法证明了考虑水汽相变过程的大气动力学
激光熔覆是激光再制造的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先进的表面工程工艺和增材制造方式,成为工业4.0发展的重点目标和内容。自2017年2月,国家教育部为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发布了《关
企业风险承担关系着企业健康发展,企业适度承担风险能促进企业发展,而承担过多风险则可能陷入困境。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考
图像拼接定位技术一直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拼接区域与原始区域在某些特征描述上的不一致性,提出多种高精度的拼接定位方案。在现有的图像拼接定位方案中,大部分彩色图像特征提取算法没有运用图像的色彩信息、结构信息与光谱相关信息,且拼接区域的定位精度不高。本文针对现有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两种有效的基于彩色图像的拼接定位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彩色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存在丢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