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后发性白内障(PCO)作为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虽然随着手术技术,人工晶状体(IOL)材料和设计的改进和提高,其发生率已显著下降,但未被彻底消除。IOL表面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通过对AcrysofSN60AT(美国爱尔康公司蓝光滤过型)IOL表面进行等离子体修饰,并在其表面引入PEG分子链,获得梳状PEG表面改性的IOL(plasma-PEGMA-IOL),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评价其在预防PCO方面的效果。 方法:选取12只体重接近的新西兰大白兔,将其随机分配到2组中,分别对其实施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在组A兔子右眼植入未经过表面改性方法处理的普通人工晶状体(original-IOL),在组B兔子右眼则植入经过表面改性方法处理的人工晶状体(plasma-PEGMA-IOL)。在术后第1,7,30天将兔眼在充分散瞳后进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并进行眼前段术后反应的评价。记录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前房闪辉,前房细胞、粘连情况以及植入晶体的位置及透明情况等,并对其进行拍照记录。在术后30天处死实验兔子,取出眼球进行PCO分级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比较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的前房闪辉和细胞情况发现在术后第1天两组的前房细胞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前房闪辉没有统计学差异(SPSS18.0,NPar test,Mann-Whitney test:细胞,U=6.000,P=0.041;闪辉,U=16.000,P=0.733)。在术后第7天两组的前房闪辉和细胞均没有统计学差异(SPSS18,NPar test,Mann-Whitney test:细胞,U=15.500,P=0.652;闪辉,U=15.500,P=0.665)。组A在术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可见的PCO,而组B则在术后3周左右开始出现可见的PCO。比较术后30天的PCO发生及严重程度,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SPSS18.0,NPar test,Mann-Whitney test: U=4.000,P=0.016)。 结论:通过对IOL表面进行等离子改性并引入PEG分子链后,可以有效降低PCO发生和延缓PCO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