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组合管理(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PPM)是企业和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优项目投资组合决策是决定企业和组织机构是否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生存和长期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而最优项目投资组合的决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可利用资源的多少、备选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决策主体的风险态度等。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和备选项目的基本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条件,而项目决策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特点,其行为因素决定了项目投资组合的构成。决策者是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控制人。在传统的最优项目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研究中,通常假设项目决策主体是完全理性的,即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为自己获得最大的效用、利润和社会效益的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但是该假设并不符合决策者的实际情况,因此导致了最优项目投资组合模型的建立和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现象。Shefrin and Statman(2000)在 Markowitz 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它挣脱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的风险度量、"理性人"假设、投资者为风险厌恶型的束缚,使理论模型更加接近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行为而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而在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决策者也是人,他的个体行为因素同样也应该受到重视。目前,考虑行为因素对最优项目投资组合选择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多心理账户的项目组合决策模型研究更是理论空白。因此,本文将心理账户理论与马科维兹(Harry Markowitz)的组合投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个选择最优项目投资组合的新方法。另外,本文通过求解数值解证明了该方法选出的最优项目投资组合的构成不同于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M-V),且其选出的项目投资组合风险收益比优于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最后,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了几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