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鱼类的生命活动中,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不仅能够生成配子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而且在性别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原始生殖细胞相关研究对鱼类资源保护、繁殖及性别调控至关重要。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PGCs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将为其资源的保护、遗传育种及性别分化的调控提供新的思路。获得牙鲆PGC发育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是PGC应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针对牙鲆PGC标记基因dead end(dnd)进行了克隆、表达及功能的初步探究。克隆得到了牙鲆PGCs相关基因dnd五个不同的剪切体:dnda、dndb、dndc、dndd、dnde。其中dnda所编码的蛋白含有Dnd蛋白所具有的完整的6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1个NR(N-terminal Region)、1个RRM(RNA recognition motif)以及4个CR(C-terminal Region);而其它四个剪切体分别缺失其中1个或者多个结构域。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牙鲆Dnd与大菱鲆的Dnd聚于一小分支。运用RT-PCR方法分析了dnd不同剪切体在牙鲆胚胎发育过程及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剪切体的表达模式不同,有的持续表达,有的伴随着胚胎的发育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dndb的表达量最低,并且在在卵巢发育的I期、IV期及精巢发育的I期都没有表达;dndc仅在精巢中的I期中没有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表明dnd基因特异性表达在胚胎期的PGCs中;通过构建dnd-GFP重组表达载体,在HeLa细胞中研究了Dnd不同的剪切体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Dnda、Dndc和Dndd定位于细胞核质中,而Dndb和Dnde定位于细胞核中,因而Dnd结构域中RRM和NR、CR1可能分别是决定蛋白细胞核、质定位的功能结构域。构建真核重组蛋白表达载体,在HEK 293T细胞表达蛋白,利用EMSA方法检测Dnd不同剪切体与nanos3 3’UTR的结合作用,发现Dnda、Dndc、Dnde可以和nanos3 3’UTR结合,而Dndb、Dndd不能和nanos3 3’UTR结合。合成dndc-dsRNAi,通过注射到1.8cm左右的牙鲆幼鱼中,探究dndc的功能,结果显示敲降dndc可以促进幼鱼的生长,可能是dndc的敲降抑制了PGC的发育,从而PGC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被用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