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承载力及环境日益受到社会高速发展后果的挑战。目前,北京郊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极大障碍。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退化已经不可避免,生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在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情况下,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才真正切实可行。面对破坏生态环境攫取暂时利益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矛盾,政策切入点应是在综合考虑影响生态环境各因素的基础上,能够度量生态环境建设程度并及时制定相关的防范、调控及补偿措施以激励人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建设情况,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强制性政策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北京郊区按不同的功能定位、各区县地理位置和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分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发展区,区域特性决定了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其生态特色和贡献各异。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各职能部门有着各自的标准,缺乏全面、系统、客观的衡量。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全面,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根据北京郊区的基础设施调研结果、农村公共服务、郊区基本功能特点、区域性功能分区、产业特征、生态功能及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相关部门出台的类似评价标准及相关课题,确定生态环境建设的度量指标,确定了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36项,阐明了各个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重新分类,并在相关调研和数据采集基础上进行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对各级指标进行科学调整,从而建立北京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依据区域发展特点和对城市生态环境贡献程度,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达到对北京郊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得以动态监测、有效度量与评价建设成果。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衡量郊区生态环境建设程度及生态环境补偿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