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通过对蒙古英雄史诗进行文本研究,归纳总结出了蒙古英雄史诗中的蒙古族传统生死观。文中主要以蒙古英雄史诗中所描绘的生命从产生到消亡的自然过程为线索,分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死亡观四个部分来说明蒙古英雄史诗中的蒙古族传统生死观的整体面貌。一、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关于蒙古英雄史诗生命观研究的相关研究动态、论文选题意义以及主要研究方法。1、随着国内外蒙古史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史诗中的蒙古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人生仪礼倍受关注,成为了近几年史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是民俗民间文学专业硕博论文。如斯钦巴图:《〈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斯琴:《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与萨满教》等。关于蒙古史诗中宗教文化和人生仪礼方面的研究为蒙古族生死观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2、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蒙古族传统生命观的研究论文。其中有梅花:《论〈青劲鸟传〉所表现的佛教生命观念》、毕力贡达来:《从〈江格尔〉“序诗”理解生命》、玉杰:《论〈江格尔〉生命观》(内蒙古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等。此类研究论文多以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来归纳总结出个别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蒙古族生命观。他们的研究虽然仍局限于单个文学作品,但对于蒙古英雄史诗的生命观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根据目前搜集、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蒙古族传统生命观的研究尚未深入,至今仍未出现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蒙古族传统生命观整体面貌的研究论文。总的来看,前人研究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以往的研究也给我们留下了探究挖掘的空间。突破单一片面的研究视角,以多科学多角度系统深入研究蒙古族民间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族生命观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研究方法,对前人搜集整理的蒙古英雄史诗资料进行文本分析,将史诗文本中表现出的有关生死观的部分与蒙古族各种仪礼与信仰民俗相比较,并结合文化人类学、传统生死哲学等学科知识,系统归纳出蒙古英雄史诗中的蒙古族传统生命观体系。蒙古英雄史诗是展现蒙古民族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的画卷,是展示蒙古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的精神博物馆。作为这样的“精神博物馆”蒙古英雄史诗陈列出了求子、英雄的诞生、英雄的奇特成长过程、英雄死亡、死而复生、蟒古思失败求饶、杀死蟒古思等众多母题,成为了关于蒙古族传统生命观的话语形式之一。蒙古英雄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蒙古民族生命观在整个蒙古族的观念体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以蒙古史诗为基础研究蒙古族生命观非常必要。观念不仅是一个既定社会的附属物,在有限的程度上它会变成改变局势的重要动力之一。它对人类社会人民生活所能带来的影响要求我们去关注和探明其形成发展的轨迹与其形成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还有其存在本身。因此蒙古族生命观研究不仅对蒙古族思想观念体系以及承载这种思想观念的蒙古文化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将拓宽蒙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同时,对探究蒙古民间思想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章分两节论述了蒙古史诗中关于世界形成与生命起源的观念,并归纳出了蒙古英雄史诗中所表现的蒙古族世界观与生命观。其中对于世界形成的观念即世界观的探讨,主要基于蒙古英雄史诗开头部分中有关时空描写的例子作了相关论述,并以天堂的想象、黑暗之国或者蟒古思所处的世界、生来不同的生存环境与英雄不败之力量三个小节详细分析了蒙古史诗中所描绘的生长、生存的环境和人的生命之间的关系问题。归纳出了蒙古民众认为万物都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都有着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生存环境和生命之间有着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这一观点。蒙古史诗中关于生命的起始与生命的重要性的问题即生命观主要以蒙古史诗中求子、奇异诞生、幼年英雄、被遗弃的新生儿等与生命的起始有关的四组母题为例子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章对蒙古英雄史诗中表现出的蒙古族人生观进行了探讨。首先对蒙古英雄史诗中一岁少儿母题进行分析,认为史诗中一岁孩童建立英雄事迹后得到自己的名字、坐骑、武器等表述源自蒙古族成年礼民俗仪式。英雄成年扬名,并以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身份开始建立自己的英雄事迹。在描述英雄的丰功伟绩时蒙古史诗中认为人的一生中青年时期是黄金年华,是人长大成年又身强力壮的时候,是建立英雄事迹的先决条件。关于史诗中所表现的蒙古人的生命价值即人生观的问题,主要以蒙古人所崇尚的理想人格、蒙古人的名誉观、苦乐观、功利观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蒙古史诗中表现出以蒙古族传统萨满教思想为指导的蒙古民众的人生价值观,这种人生价值观重今生轻来世或者是否认来世的存在。基于此种人生价值观,蒙古史诗中的英雄都有着名誉至上的观念,认为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是名留千古的最佳途径,只有名留千古才能永远被后人口耳相传自己的英雄事迹,从而达到永生的目的。蒙古英雄史诗中多以英雄在建立某个英雄事迹时的关于自身名誉的思考的程式性的词句来表达英雄对名誉的思考,即是蒙古民众的名誉观。蒙古英雄史诗中所塑造的英雄和英雄妻子的形象是表现着蒙古民众所崇尚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的表达中还包含着蒙古人的道德伦理观。本论文基于多个蒙古史诗的例子探讨了蒙古民众关于理想人格的观念与道德伦理观。本章第二节的第三小节中对比蒙古史诗与蒙古族历史文献中所表现出的蒙古族传统的关于苦乐与功利的观念,探讨了蒙古族传统苦乐观与功利观。本章由蒙古史诗中关于死亡的表述、招致死亡的言语与魔法食物、蒙古史诗中的献祭等三个部分来探讨了蒙古英雄史诗中所表现的蒙古民众对死亡的起源的认识和理解。在第一节中分蟒古斯之死、英雄之死与起死回生两个小节论述了蒙古人对于人的死亡的观点。在蒙古史诗中蟒古斯的死意味着生命的消亡,而英雄的死是为了起死回生,一般为蒙古族成年仪礼的反映,同时也预示着英雄的生命在他的继承人身上得到了延续,从此英雄的生命代代相传,永不消亡。这也反映了古代蒙古民众渴望永生的美好理想。第二节中对史诗中所描绘的招致死亡的言语与魔法食物等表述进行研究,认为蒙古人相信咒语在相关仪礼的辅助下会给人带来可怕的死亡;史诗中关于导致英雄死亡的魔法食物的母题来源于蒙古古代社会因部落之间的仇恨在宴会中暗杀对方的历史事实。第三节研究了蒙古英雄史诗中的献祭。在蒙古英雄史诗中献祭的母题很常见,而且被献祭的对象一般都是牲畜(以马为主)或者活人(一般为史诗英雄的敌人),也就是说蒙古英雄史诗中的献祭一般为血祭。从蒙古史诗中的献祭母题可归纳出蒙古人对于死亡、对于死后世界、对于生命的观点。蒙古人献祭的目的是以献祭换来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有时候是子嗣、有时候是战争的胜利、有时候是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这同时也表明蒙古人认为有死后的世界,通过祭祀可以与死后的世界沟通,通过献祭可以得到另一个世界的庇佑与恩赐。而这种献祭多以牺牲生命为方式,因此可以知道蒙古人认为死后的那个世界中,自己的祖先也有着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过着与人世间相似的生活。而人世间的人只要能够与死后世界的生命正确的交流便能够换来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结论部分总结了上述三章的内容,概括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中的生命观体系。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1、在关于世界和生命的起源方面蒙古民众认为万物都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都有着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生存环境和生命之间有着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2、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蒙古民众认为世界和生活是美好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应当建功立业,享受美好的生活,部族的利益与个人的荣耀是英雄最应该珍视的且应牢记他人的恩德。3、关于生命的消亡蒙古英雄史诗中把英雄的生命描绘成可以死而复生的永恒的生命,把蟒古斯的生命描绘成消亡后永不复生的生命,不管是死而复生还是永不复生蒙古民众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生活过程,认为人死后将去到一个死后的世界,生的世界的人通过祭祀与死后世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