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机械化是用各种动力机械和配套农机具装备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之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化[1]。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是以农业机器经营者为主体,以追求较高综合效益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强化农业机器维护管理手段等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实现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资源和综合效益有机统一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关系到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与劳动者能否最佳组合,从而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合理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对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否则将造成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机投资效果差、机组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佳,进而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来,农业发展的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迅速增加。然而以小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的农机化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了农机具购买重复率相当高,严重的阻碍了大型农机具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各项措施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各种作业组织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多元化的局面。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制度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经历了国有国营、集体经营、户有户营以及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发展阶段与形式,传统的农业机械装备和不断变化的农机化经营管理模式在艰苦的探索中为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一种经营管理模式都以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生产方式为主。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为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摆在农业机械化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研究现状,分析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特别是吉林省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中部旱区有代表性的选择了15个农机大户和12个农机合作社两种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农机合作社是最适于吉林省当前和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对目前农机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法。根据目前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机化经营主体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经营理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机化管理模式必将存在多样性的局面。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以及农机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传统农业已经进入了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机经营管理模式也必将由多样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农机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及在土地集中流转后加快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