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对废水中结晶紫的降解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中所含的许多残余染料及其降解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造成潜在的环境危害,会对动植物及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发展高效且低成本的方法处理染料废水,受到了广大环保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福州某印染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对结晶紫染料有强脱色能力的菌株,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C09V。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对该菌株的脱色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09V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KNO3;最适脱色初始pH为5.0;最佳菌投加体积分数为5%(v/v);最适脱色温度为35℃;在最适脱色条件下脱色36h,该菌株对30.0mg/L结晶紫脱色率可达到96.1%。金属离子Cd(Ⅱ)和Mn(Ⅱ)可加速结晶紫的降解,而加入Cu(Ⅱ)和Ni(Ⅱ)会影响菌株对结晶紫的降解。菌株C09V对结晶紫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用来鉴定降解产物的分子结构,紫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氨基的脱落,结晶紫在588nm处的特征吸收峰逐渐消失,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苯环被打开,有新的化合物形成。菌株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C09V在好氧条件下培养72h后,对结晶紫浓度为40.4mg/L的实际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91.1%为了提高菌株对结晶紫的降解速率,将菌株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C09V包埋在PVA-SA-Kaolin小球中作为降解结晶紫的生物材料。在30℃,pH为5.0的培养基中脱色30h后,固定化小球对结晶紫的脱色率高达98.6%,而游离菌的脱色率仅为94.0%。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无菌的固定化小球对结晶紫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而固定化菌对结晶紫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固定化小球的对结晶紫降解是先吸附后降解的过程。菌体包埋固定化前后小球表面形态(环境扫描电镜)ESEM扫描比较,发现菌体被很好的固定在小球内部及表面,可推断固定化小球的孔隙结构加快了培养基中的物质从环境中到作用中心(菌体)之间的传质速率,加速了对结晶紫的降解。固定化小球在重复利用后能够保持高机械强度和生理稳定性,且对结晶紫的降解效率维持稳定,重复利用10次后降解效率依然可达到91.1%,这些结果说明利用固定化生物材料生物降解结晶紫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方法。
其他文献
<正>传统反垄断法的任务是预防市场势力,禁止私人垄断。这是因为自由竞争会导致垄断。充分和不受限制的合同自由会产生不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因此国家有必要在竞争中充当裁
研究了在分批实验条件下 ,4株经高浓度豆制品废水 (黄泔水 )富集、驯化后分离的光合细菌 (Rc1、Rc2、Rs1、Rs2 )处理黄泔水的工艺条件。探讨了环境条件如光照与黑暗、好氧与
文章分析了我国主要油田的风能资源和用热情况,以辽河油田加热炉应用风力发热技术设想为例,说明了风力发热机功率计算方法.在概括介绍国内外风力发热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着
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关于银川市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结合银川市的地域景观特色及回族建筑文化,从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分类与特征、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内容等对银川市商业街
介绍了建茶发展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对我国茶业产生的影响,并对建茶与乌龙茶的渊源关系进行了探讨.
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民办学校数量逐年增长,而公办学校数量逐年下降,部分地区(如S市)公民办学校出现了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国家对公民办教育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指出要促进公民办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且国家也加快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基本形成,己经建成了包含全国机构、学生、教师、校舍等相关数据的基础数据库,
本试验主要研究利用复合酶提取松针粉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复合酶提取中草药方法,为推广应用复合酶法在提取中草药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三部分
锈蚀和疲劳荷载共同影响下的材料复合损伤机理十分复杂,会显著降低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使用寿命。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通过从材料到钢筋混凝土构
介绍了"太湖一号"青虾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主要有池塘准备,包括池塘面积、深浅、形状、塘堤防漏、排水系统及设备、消毒、加水、施肥、设置水草等;种苗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
“脸面”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独有的社会心理特征,在传统中国,“脸”与“面”的含义接近,是个体内化了的社会行动逻辑,是个体将传统社会规范“礼”内化后的外在表达。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