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驱动下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特征及搬运机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由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引起的土壤颗粒分离、输移和沉积三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组成。侵蚀过程中泥沙颗粒携带的污染物质,如化肥、农药、杀虫剂等物质,对侵蚀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侵蚀泥沙颗粒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侵蚀过程的理解,为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还可揭示土壤侵蚀的内在规律,指导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与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本文以黄土高原两种典型土壤,长武黑垆土和绥德黄绵土为研究对象,设置模拟降雨强度为90 mm/h,坡长为5m,坡度分别为10°、15°、20°、25°,通过模拟降雨试验与传统的坡面侵蚀过程监测法、激光粒度分析方法相结合,阐述了降雨驱动下侵蚀过程中侵蚀泥沙颗粒分布特征、分选规律及其搬运机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相同降雨条件下,长武黑垆土的产流时间比绥德黄绵土的时间要短,但是长武黑垆土的径流量、泥沙浓度、土壤侵蚀率均高于绥德黄绵土。不同坡度下,两种土壤的产流时间、径流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两种土壤的径流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在降雨开始的几分钟内,径流量逐步增加,随着降雨的进行,径流量达到平稳的状态。而泥沙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产流开始后,泥沙浓度从最大值迅速下降,然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2)长武黑垆土侵蚀泥沙颗粒主要由粉粒(0.002 mm-0.05 mm)组成,其含量占整个泥沙侵蚀量的60%-65%。绥德黄绵土侵蚀泥沙颗粒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粗粉粒(0.02 mm-0.05 mm)和细砂粒(0.05 mm-0.25 mm),其含量占泥沙组成的65%-70%。黑垆土侵蚀泥沙颗粒中粘粒的平均含量为16.4%,而黄绵土侵蚀泥沙颗粒中粘粒的平均含量为9.9%。黑垆土侵蚀泥沙颗粒中粉粒的含量在降雨过程中,变化较小,而黄绵土侵蚀泥沙颗粒中粉粒的含量在降雨初期,逐步增加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两种土壤侵蚀泥沙颗粒中砂粒的含量逐渐下降,然后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3)两种土壤侵蚀泥沙颗粒中粉粒的团聚率接近1,表明其以原始土壤的形式被搬运,而砂粒的团聚率均大于1,表明其以原始颗粒的形式被搬运。黑垆土和黄绵土侵蚀泥沙颗粒中粘粒的富集率均小于1,说明粘粒发生了分散,大多数粘粒以团聚体的形式被侵蚀;而砂粒的富集率大于1,说明在侵蚀过程中砂粒发生富集,而粉粒在侵蚀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与原始土壤组成一致。两种土壤侵蚀泥沙颗粒呈现出相同的规律:随着降雨的进行,最终侵蚀泥沙颗粒组成和原始土壤的泥沙颗粒组成一致。(4)长武黑垆土侵蚀泥沙颗粒出现双峰分布,其中一个峰值的粒级为小于0.02mm粒级的细颗粒,另一个峰值为大于0.100 mm的较粗颗粒。但是绥德黄绵土侵蚀泥沙颗粒分布中,质量分数最高的为小于0.09 mm粒级的颗粒,其他粒级的侵蚀泥沙颗粒的质量分数随粒径的增大而降低。长武黑垆土侵蚀泥沙颗粒呈现双峰分布,主要由于悬移-跃移质和接触质两种不同搬运方式对侵蚀颗粒的大小的响应所造成的。绥德黄绵土中,悬移-跃移质是主要的搬运机制,并且随着侵蚀泥沙颗粒的变粗,搬运效率降低,表明侵蚀泥沙颗粒的分布和搬运可能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破坏以及长期人类活动造成的过度干扰而引发的整个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干旱河谷面积进一步扩大,山地森林/干
学位
‘金焰’绣线菊是蔷薇科绣线菊属的落叶小灌木,其花朵繁茂,花期长,叶色艳丽多变,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且适应性强,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广泛应用。本研究以‘金焰’绣线菊1年生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均为我国南方重要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在森林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中地位均比较重要。毛竹材质
通过野外系统定位观察和室内生物测试,研究了湖南和四川两地天然毛竹林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比较了不同类型毛竹(新竹、大年竹、小年竹)冠层节肢动物的组成与结构,分析了竹叶主
动物的生存,食物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rn除了大洋洲之外,全世界均有分布的松鼠,它们在解决食物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
本研究以盆栽双色木番茄(Solanum wrightii Benth.)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弱光处理(CK100%NS、46.4%NS、11.8%NS、5.6%NS)对双色木番茄幼苗生长、生理及光合作用等特征的影响
紫色土是一种初育土,结构疏松,母岩裂隙发育,极易风化,土壤侵蚀十分强烈。由于紫色土风化程度浅,砾石含量高成为了紫色土主要特征之一。坡面薄层水流是土壤水蚀过程的主要动
针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旱作农田严重风蚀沙化问题及野外土壤风蚀缺乏定量监测方法的现状,在典型栗钙土风沙区武川县选择草谷子、莜麦、油菜等作物茬口,安排不同宽度和残茬高度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1年生、5年生、13年生、29年生不同林龄白蜡×刺槐混交林、29年生白榆×刺槐、臭椿×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各林龄周边无林地以及29年生刺槐纯林、白蜡纯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是蜡梅科蜡梅属的一种观赏性极强的树种,素以于寒冬腊月傲雪盛放而名,花朵颜色淡雅,花香扑鼻,沁人心脾。在蜡梅的研究中,蜡梅品种分为素心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