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之间的竞争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更是师资水平的竞争。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师队伍新老交替,青年教师(本文界定为45岁以下)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成长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学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己成为高校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激励机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本文以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为高校教师激励现状研究切入点,采用文献综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教师自我实现、工作回报、工作环境等激励性因素的激励有效性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并就如何建立可行有效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提出相应对策。  
 文章首先阐述了激励的内涵、主要激励理论以及满意度、激励的相关关系,为论文展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然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对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即:青年教师对工作回报、学生表现以及文科教师对学校管理偏向于不满意,而且青年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最后,归纳提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即:根据需求因素、目标因素和行为因素的相关理论,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内容、方法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