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胶束因其特殊的核壳结构在药物传递体系等生物医用领域有着极为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理想的药物载体在药物传递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而到达靶向位置时能够实现药物的快速有效释放,因此,针对目前聚合物胶束在用作纳米微载体时存在的抗稀释稳定性问题及靶向位点处的药物释放问题,我们采用交联的方法提高胶束的稳定性,并在此过程中同步引入生物响应性二硫键,构建了一种基于二硫键交联的生物响应型细胞膜仿生胶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作为反应性功能单体引入到磷酸胆碱基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中,成功制备了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MPC)为细胞膜仿生组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疏水组分、GMA为反应性功能组分的三元共聚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测试表明该反应性磷酸胆碱聚合物可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胶束。利用含双官能团的胱胺作为小分子交联剂对聚合物胶束进行交联,动态光散射和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后胶束的抗稀释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均大大提高。交联过程中引入的二硫键赋予了交联胶束氧化还原响应特性,二硫键与二硫苏糖醇(DTT)中巯基的交换过程能够使交联胶束发生解交联反应。细胞内还原环境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10 mM还原剂DTT的存在下,浓度在CMC附近的交联胶束24 h内粒径会由110.6 nm增加至201.2 nm,说明还原剂的加入使交联胶束发生了解交联而去稳定化。此外,将制备的聚合物胶束作为纳米载体对抗癌药物进行包载,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此二硫键交联的胶束可实现对所包埋抗癌药物的生物响应型控释,即与还原剂DTT不存在条件下的药物释放相比,交联载药胶束在DTT存在的还原环境下能够更快速地释放药物。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商业上常用的药物载体乙氧基化蓖麻油(Cremophor EL)相比,聚合物胶束在浓度高达250 mg·L-1时仍能保持90%以上的细胞活性,表明实验制备的胶束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实验还显示,载药胶束特别是交联载药胶束能够在较短时间(<2 h)被细胞内吞,为抑制癌细胞生长提供了条件。而长时间的药效结果则表明,胶束包载药物后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最后,通过异硫氰酸酯荧光素标记的方法初步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细胞内吞行为,为进一步示踪载药胶束在细胞内的分布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这种可荧光标记的高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生物响应型的细胞膜仿生聚合物胶束在抗癌药物载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