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债券成为经济市场中比较重要的筹资手段之一。现阶段国内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的“怪圈”,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发债主体从民营企业扩散至国有企业,违约债券种类已涉及信用债全品种。高昂的违约金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投资者造成恐慌。债券实质性违约行为让企业自身陷入财务危机,也给投资人造成巨大损失。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结合违约距离、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债券违约预警框架,不仅可以让企业及时识别风险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控违约风险,避免其陷入财务困境,还能让投资者提早认识到违约风险的变化,从而做出正确决策。本论文首先引入KMV模型对2018年新增债券违约企业进行风险测度,从违约距离角度出发的测度模型能动态、及时地反映出违约风险的大小,显示出很好的预警能力。但违约距离只能度量违约风险的大小,不能深层次探究债券违约原因。要想提高预警框架的精确度,必须由果及因,深入分析。本文又从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规划等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这两方面对债券违约企业的违规特点展开归纳和分析,探究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对违约风险敏感性较强的预警指标。通过归纳和分析,本文将违约距离与债券违约敏感性预警指标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的债券违约预警框架,并选取凯迪生态为本文案例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债券违约预警框架具有前瞻性与有效性,不仅能揭示企业目前违约风险的大小,更能帮助企业认识到违约风险的来源,从根源上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另外,本文还将KMV模型计算结果与同期评级机构对凯迪生态的信用评级相对照,通过对比发现评级机构对企业违约风险的预警存在滞后性,信用评级结果存在着虚高现象,因此再次证明建立预警精细化框架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对债券违约预警的研究得出结论和启示。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违约距离能够有效度量违约风险,可作为债券违约风险预警指标之一。第二,从非财务角度来看,企业出现债券违约受到宏观、行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公司治理层面的战略规划不合理、内部治理混乱、大股东不良影响也是导致债券违约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能够定性判断公司违约风险的大小,可作为预警指标。第三,从财务角度来看,综合财务指标Z值、现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ROA、ROE这些指标对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预警能力较强。第四,结合以上各类敏感性指标建立企业债券违约预警框架并设定预警征兆和阈值,能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提早识别违约风险,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对缓解和改善债券市场违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