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破解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重要国策。在此潮流推动下,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迅速加深,城市资本纷纷投向“三农”,随之许多新型商业形态不断被创造出来,甚至农商新天地项目等少数具有创新意义的农商结合商业模式也已出现,并有望发挥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应。本文基于上述选题来源,以农商新天地项目为例,借用产业融合理论和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理论,在中国农村市场化这个大环境下,研究了农商结合新型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内在商业逻辑、模式框架和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建议。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首先梳理了产业融合理论,研究了产业融合及农商融合的内涵、机理及农商结合情境下的理论适应性,初步得出农商结合新型商业模式是产业融合必然产物的结论。论文随后重点借用了Osterwalder和Pigneur的商业模式九要素理论(2010)和基于创业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理论(2011),初步分析提炼出农商结合商业模式的主要要素,并指出客户关系和价值主张是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两个最关键要素。之后,本文对农商结合新型商业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构建。农商产业融合进程与农村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因此在构建农商结合商业模式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持续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套商业模式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多边平台型商业模型理论,对农商结合新型商业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愿景,构建了农产品交易平台。随后,论文进行案例研究,围绕商业模式的实施效率对农商新天地这一典型项目进行了剖析。通过对项目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考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之后在本文提出的商业模式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运营模式、愿景和支撑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此清晰地看清农商新天地的商业模式实施状况。接下来,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推导了如何进行农商结合商业模式创新。首先,围绕客户关系和价值主张尤其是隐性价值主张方面,挖掘了此种商业模式的要素框架,并得出了基于农村市场化背景下的农商结合新型商业模式画布。其次,结合多边平台的特性,提出延长供应链,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和功能,以此来吸引更多顾客的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最后,论文对推广农商结合商业模式的社会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就其实施提出了政策和企业两方面建议。本文的结论有:1、论文基于我国农村市场化背景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探讨;2、论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农商结合的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设计出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新型商业模型:3、为当前十分热门的涉农投资,特别是对农业要素市场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投资提供可供参考的商业逻辑和操作路径。
其他文献
2011年末,《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共计680个县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一战线。其中,涉及四川省的连片特困地区包括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四省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糖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3-(糖酰胺基)]丙基-N-十四烷基溴化铵(C14DGP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各因素对C14DGPB
对比香港回归前后22年的香港政府施政报告后发现,语用预设在施政报告中成为构建香港人身份的重要话语策略。回归前施政报告语用预设极力构建中国大陆以及中央政府的负面形象,使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出口大国需求减弱,而丝绸之路经济带贯穿欧、亚、非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之一,经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损伤之一,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延缓康复进程,甚至导致患者摔倒而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平衡康复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康复重视。本文对卒中后平
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尤其在1998年特大洪灾发生之后,国务院通过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的行政条例,来防治生态破坏的扩大化。第一轮
马端临所说“道教之术杂而多端”,可以说是道教的一个突出特点。从道教起源看,其文化思想多源,这是明显“杂而多端”的表现,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信仰——神仙信仰,所以成为道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的健康营养安全成为人们选购食物的关注点。但现实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一大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革新,探讨符合基层电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需求模式,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引导学员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