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张军(2008)指出,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主因是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行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根源在于在分权化改革维持了一个有效的地方政府竞争市场。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三维“纵向治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张军(2008)指出,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主因是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行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根源在于在分权化改革维持了一个有效的地方政府竞争市场。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三维“纵向治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1994年的税制改革使中国的财政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Shen,et al.,2012)。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税收结构,并建立统一完整的税收分配制度。改革后的税收分配制度虽然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且完善了财政制度。但是,由于省级地方政府的发展同质性与差异性所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和合作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省级政府间为了追求财政利益而展开的竞争。自从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并逐步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的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不同地区的出口规模的发展出现差异。尤其是在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下,不同地区的不同规模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局面。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中国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格局下,因此出口规模的变化会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由于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的省级地方政府大力鼓励出口,并通过行政手段来帮助辖区内的企业发展并抑制非本地企业的市场进入行为,从而达成促进辖区内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在目前的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下,如何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是各地政府需要仔细作答的一场大考。尤其是财政分权导致的政府间竞争进一步加深地方政府之间市场分割的程度,不利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也制约了出口外贸行业的调整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后建立了实证模型,本文主要利用2003-2018年的省级层面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2003-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出口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本文在经过理论分析后,认为财政分权会通过市场分割来影响地方层面的出口规模,并对该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最后,本文得到以下结论:首先,财政分权对省级层面出口的影响。无论是OLS方法的回归结果,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还是SYS-GMM方法回归的结果,地区财政分权度都会导致地区的出口规模增加,说明较高的财政分权度会促进一个省份出口规模的发展。为了检验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优先选取替换解释变量的方法,即用支出法计算所得的财政分权度替换原来的解释变量,发现财政支出比财政收入更利于会促进一个省级层面出口规模的发展,而原实证模型所得的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验证了本模型以及控制变量选取的稳健性。另外,本文选取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作为被解释变量替换原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原模型的解释力依然足够强。为考察财政分权对于出口规模影响的异质性,本文主要将31个省份分为东部沿海、东北部(包括华北平原部分)、中部及西部,发现财政分权度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东部、东北部及西部该影响依然为正向的,影响效果在东部作为明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会抑制中部地区省级层面出口规模的增长,并且不显著,表明财政分权对于该地区的出口规模的影响较弱。本文也考察了直辖市与非直辖市地方政府的异质性,发现财政分权度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在直辖市与非直辖市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直辖市影响效果强于非直辖市地区。另外,本文利用企业样本进行稳健性分析来探讨财政分权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无论是OLS方法的回归结果,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还是SYS-GMM方法回归的结果,地区财政分权度都会导致企业的出口规模增加。在进一步对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财政分权度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东部、东北部及西部该影响依然为正向的,另一方面,财政分权会抑制中部省份企业出口规模的增长,并且不显著,表明财政分权对于该地区的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较弱。本文也进一步考察财政分权对不同规模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对大型企业的影响相较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较小,小型企业与中型企业的受影响程度相当。最后,在利用市场分割程度作为中介变量的进行机制分析后,本文发现:财政分权显著增强了了地区的市场分割程度,进一步验证市场分割是财政分权影响省级层面出口规模的重要机制。另外,不同类型的市场分割受到财政分权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于一个地区出口规模的影响作用要明显强于商品市场分割和资本市场分割,也正说明在当前中国的户籍制度下,劳动力流动对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资本市场分割对一个地区的出口规模的影响较弱。稳健性分析也证明了该回归结果的解释力足够稳健,进一步验证了机制分析的稳健性。
其他文献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1对国内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在国内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下,居民的消费偏好逐渐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供需矛盾从数量和规模的矛盾转向质量和结构的矛盾,这也导致了消费外溢和产能过剩并存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政府应紧跟居民消费体系转型升级新态势,通过改革创新突破制度障碍,在供需两端发力,形成消
数据、算法、算力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新时代生产生活提供新动力。近些年,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仿人化趋势,不仅能模仿人类行为,还在进一步探究能模仿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以便像人类一样能进行思考并做出决策,这不可避免会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人工智能不仅通过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影响劳动力就业量,还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引起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基于此,用经济学视角研究人工智能对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为实现碳减排承诺,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促低碳经济发展举措,包括自2010年起陆续在全国实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从探索可复制的低碳政策、完善我国低碳发展政策的角度出发,该政策对减缓我国碳排放增加以及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电力
企业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有效激励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研发能增强企业的核心实力并转变GDP的增长方式。政府补贴作为一项调控工具,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其效果还不够明确,且拥有资源支配权的政府也易于发生腐败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政府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补贴效果及作用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企业研发活动决策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
健康是人民福祉,相较于以前匮乏的物质生活条件,如今人民的生活质量飞速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健康中国成为重要战略,国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健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经济学领域中,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究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群体的健康水平和差异。对大数人来讲,个人生命历程中占据时间最长的一个身份就是劳动者,就业形式为劳动者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为它
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势头回落,当前GDP增长速度不足7%,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而全球疫情更是令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国要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改变过去依靠资源要素的推动模式,寻求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指出
现在,中国正进入转变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技术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出路。中小企业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中最具活力的领域,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境,限制了他们的技术革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行途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传统金融体系下的资源错配问题,可以拓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近期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宏观杠杆率报告》显示,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从2008年末的不到18%持续上升至2021年度的62.2%。居民杠杆率高居不下,“居民消费疲软”与经济“脱实向虚”的现象并存,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风险。居民杠杆率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未来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降低居民杠杆率以规避宏观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研究上述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本文除导论外,共有五章:
我国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各国贸易摩擦愈发频发的背景下,没有采取对抗的态度而主动释放出了友好合作的信号,并且确立了15个港口为枢纽港口重点建设。“一带一路”枢纽港口的提出,能否带动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长并赋予其发展新动能?在财政压力大的情况下是否应当聚焦港口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内外循环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港口提高城市经济增长?以上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旨在讨论入选“一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许多国家选择将城市转型纳入国家战略中。高铁开通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其对城市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至2019年面板数据,围绕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建立全面、科学的城市绿色转型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相关理论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利用分组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东、中、西部城市高铁开通的空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