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进入社会稳定、政治走向成熟、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期。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我们都会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由以人为本的劳动生产力完成的。世界银行专家测算,世界经济增长大约8%--10%归因于健康人群。以通过对疾病、伤害和残疾的控制与预防,创造维护健康的环境,促进人群健康,提高健康生活质量为使命的公共卫生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公众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手段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的积聚,必然造成各种危机的发生。尤其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之我国的自然条件不尽如人意,危机频发,对政府和整个社会提出了挑战。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型肺炎的爆发,全面考验了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凸显了政府在应对危机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因此,如何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效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课题。政府与公共卫生关系密切,因为公共卫生是公共品,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科学把握人类疾病演变的规律,客观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对我们社会生活造成的危害,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建议,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加强法制建设,把公共卫生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完善我国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以规范、有序的机制从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提高政府职能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