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首位病因。据统计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三,前两位分别为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30至60岁。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是先天因素;腔内压力增高是后天因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动脉炎、血流冲击等因素促进动脉瘤的产生与增长。颅内动脉瘤多见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上,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前半部的占大部分。动脉瘤破裂出血表现方式有两种:(1)单纯SAH,占85%。(2)颅内血肿,占15%。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主要用于观察大血管的痉挛程度,并不能显示微循环状况。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两种主要方法。因此本文利用CT灌注成像(CTP)来探讨颅内动脉瘤两种治疗方法对大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选取根据CT、DSA结果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0例,除外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除外患有其他影响脑血流灌注疾病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血压等一般临床资料。2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手术夹闭(20例);B组:介入栓塞(2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2小时行CTP检查。测量2组动脉瘤患者术前与术后CBV(Cerebral Blood Volume)值、CBF(Cerebral Blood Flow)值、MTT(Mean Transit Time)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1)MTT主要用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判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2)CBF主要反映脑灌注情况,对于脑灌注改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3)CBV下降标志着存在脑梗塞的可能。因此,CBF和CBV同时下降的程度预示了不可逆脑损害的范围、程度以及预后。比较两组患者CBV值、CBF值、MTT值的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CBVA,B值、CBFA,B值、MTTA,B值比较,若P值均<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灌注改变,存在脑梗塞可能加大,血管痉挛程度加重;△CBVAB值、△CBFAB值、△MTTAB值比较,若P值均<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脑灌注的改变、存在脑梗塞风险的变化、血管痉挛程度的改变上存在区别。结果:1术前及术后CBVA,B值、CBFA,B值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TA,B值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BVAB值比较、△CBFAB值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TAB值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破裂动脉瘤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在短期内均影响患者大脑灌注。2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手术夹闭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