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non-traumatic ONFH)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并最终导致关节塌陷、继发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并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终末期常需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是长期困扰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个医学难题,亦有“不死的癌症”之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却无统一结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能力。Ezrin蛋白是ERM (ezrin/radixin/moesin)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其分子长度为58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kD。目前研究表明Ezrin蛋白在维持细胞极性、细胞活性、信号转导以及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Ezrin的基础研究在多集中在肿瘤方面,已报道如骨肉瘤、肺癌和肝癌等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侵袭转移具有密切关系。尽管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却在如新生血管形成减少、凋亡增加、增殖受阻等诸多方面具与肿瘤具有相对的特性。这揭示Ezrin蛋白可能参与非创伤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Ezrin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是否有特异性改变国内外鲜有报道。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局部组织中Ezrin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实验组)和16例股骨颈骨折(对照组)组织中Ezrin表达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其中38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按Ficat分期Ⅲ期11例,Ⅳ期27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9~67岁,平均51岁;服用激素者20例,酗酒者11例,原因不明者7例;16例股骨颈骨折中男9例,女7例;年龄52~71岁,平均64岁。将结果录入计算机后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分析,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zrin蛋白在实验组中阳性表达12例(31.6%),对照组中阳性表达10例(62.5%),实验组中Ezri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9,P<0.05)。另外,在实验组中Ficat分期Ⅲ期阳性表达7例(63.6%),Ⅳ期阳性表达5例(18.5%),两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63,P<0.05)。RT-PCR结果显示Ezrin mRNA的表达与蛋白表达结果一致,在实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65±0.17,而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58±0.21,Ezrin mRNA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5,P<0.05)。在实验组中,Ficat分期Ⅲ期和Ⅳ期病例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8±0.15、0.52±0.22,Ⅲ期和Ⅳ期病例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1,P<0.05)。同时发现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Ezrin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BMI、职业及病因无关(P>0.05),但与疾病分期有关(P<0.05)。结论:Ezrin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发病过程,并可能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可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