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制度约束下的组织转型——M市新闻传媒集团化改革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多年前,中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制度转型深刻地影响传媒的变革。世纪之交,中国传媒面临中国入世之后海外媒介集团的挑战。为了顺应市场化的趋势,应对竞争的压力,国内传媒纷纷实行组织转型,组建传媒集团。在已经组建的传媒集团中,几乎清一色是事业型的,唯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处边陲的M市组建了企业型的传媒集团,在市场化、产业化的路上走得最远,成为传媒改革研究的一个“另类”。作为传媒人,对这个谜语充满兴趣,这便是本项研究的起因。   本项研究的问题是:M市新闻传媒集团的组织转型为何会发生?该问题可具体化为:影响组织转型的制度约束是什么?面对制度约束,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主要行动者遵循的行动逻辑是效率逻辑、权力逻辑还是合法性逻辑?组织转型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本项研究在理论上参考了组织研究的效率逻辑、权力逻辑和合法性逻辑三种理论范式,国外传媒研究的四种理论和国内传媒组织改革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试图采取宏观和微观、结构与行动结合的立场。在调查研究方法上,采取个案研究法,以深入访谈和座谈会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同时收集政策法规、工作总结、统计数据、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国内学者对该个案的研究报告和文章等二手资料。   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第一章是文献回顾;第二章是研究设计;第三章主要介绍宏观的制度环境和微观行动者;第四章是M市新闻传媒集团化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第五章是结论和讨论。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本文认为,M市新闻传媒集团化的组织转型是一个政治约束下的有限市场化转型。M市新闻传媒集团化改革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从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的转型之路,既有宏观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行动者个体的因素。宏观上看,是三重制度相互交织的传媒制度环境共同约束,其中,迅速崛起的市场制度在组织转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从微观上看,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具有魅力权威、社会网络和独特认识能力的行动者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采取“政治风险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动策略,有选择地应对多重制度约束,协调了三重制度之间的矛盾。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针对传媒的复杂性,将传媒组织改革置于宏观的多重制度环境下进行分析,指出组织改革是在多重制度的交织约束下,微观行动者基于自身的认识、偏好作出选择的结果,克服以往脱离现实,过于单一的结构约束和只强调结构或只强调行动的研究局限性。   研究的不足在于,主要关注的是传媒组织转型的发生机制问题,而对个案中M市新闻传媒组织转型对宏观制度变迁的反作用缺少关注;此外,由于精力所限,本研究侧重于对组织中主要行动者的分析,对其他行动者的分析不足。   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对传媒组织转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公民社会发展如何影响传媒组织改革的研究,以及舆论监督、市场经营和党的喉舌功能的相互影响的研究。此外,我国的医疗、教育、体育等领域与传媒有许多共同点,都存在多重功能、多重制度约束的问题,可以尝试用本项研究的框架扩展至上述领域的研究,在研究中进一步修正、完善研究的框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他们总体上越来越倾向于在城市长期居住,并有举家迁移的意愿。然而,进城农民工在身份和权利上均与城市居民存在明
学位
相对于实验班的学生,平行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语文基础差、语文成绩滞后很多,该如何提高他们的高考成绩呢?根据我带过一轮文科平行班的高考后反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
期刊
民族地区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民族地区青少年凭借其自身的自然力或借助具有杀伤性能的器械以强暴手段或以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并造成了一定损害后果或有造成损害危险,较严
学位
互助是中国农村极其普遍的现象,它构成村民生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家族社会,以家族为切入点来研究村民互助行为,这对于完善农村社区服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和重点,养老保险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长期游离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其养老保障的需求始终没
在我国,农民是国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村未成年人是未来新农村建设者。农村未成年人更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主
学位
本文是一项关于半山客村落族群认同的研究。以往的客家研究长期以来偏重对客家文化和族群性格的整体性描述,对客家文化丰富多变的区域性差异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已有学者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