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但传统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一般都局限于二维、静态的表达,这种表达描述场地地质空间构造起伏变化的直观性差,不能充分揭示场地地质空间变化的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感受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的空间分析要求,因此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工程设计。如何突破传统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缺陷,如何利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来推断场地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如何利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来预测场地土的岩土工程性质,是岩土工程界一个古老而又有新意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的体系和具体的实现方法。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主要要解决的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和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本文通过以下途径分别一一予以实现: 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起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管理能力和空间查询、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岩土工程勘察由于勘察数据内容上的复杂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而在数据处理上无能为力的状况,而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可视化操作能力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操作平台。即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 利用地质统计学和相关距离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文章收集到的290个杭州市工程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对杭州市典型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相关距离和工程场地剪切波速进行了统计计算。即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物性指标的数字化。 对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重点阐明了Delaunay三角剖分法。详细说明了岩土工程勘察参数的数据结构设计以及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虚拟钻孔、虚拟岩土工程剖面、地质相关属性等计算的相关技术。即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的场地地层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