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于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生他创作了众多的长篇小说,作品被广为传诵并且获得了高度的评价。福克纳作品所涉及的广泛主题,包括美国社会的种族,宗教观念,南方价值观的没落,工业文明对人类的侵蚀等。其中,关于个体的主体构成更是在福克纳的很多作品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八月之光》作为福克纳最具悲剧性的作品,当然也不例外。从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及三角结构理论出发,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解读福克纳对于主体形成的探讨。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威廉·福克纳的生平经历以及小说《八月之光》。进而结合目前关于作品的研究现状进一步阐述本文的选题及研究价值。第二章介绍雅克·拉康的生平经历,详细介绍了论文中将要运用到的拉康的理论,包括镜像理论以及关于主体构成的三角结构理论。第三章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及三角结构理论,主要分析了乔·克瑞斯莫斯的悲剧人生以及促成悲剧产生的各个因素。第四章分析了小说中牧师盖尔和女主角琳娜各自的命运。主要集中分析了盖尔在形成个人主体性时所面临的窘境。从拉康的三角结构出发探讨了盖尔最终获得主体性的曲折历程。另外,根据拉康关于前俄狄浦斯时期的探讨,分析琳娜在整个小说中的重要位置。通过分析她与各主要人物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琳娜代表着前俄狄浦斯时期的母亲形象,并且这一角色不可打败。第五章总结以上所分析的各个人物命运,尝试探讨威廉·福克纳创作小说《八月之光》的另一个可能的深层用意:重申主体可以取得健全的主体性,即使面对关于种族,宗教和性别等的非正常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