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评吕叔湘译《伊坦·弗洛美》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285306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坦·弗洛美》(1911)是美国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中篇小说。1947年,吕叔湘将其译成汉语。吕译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学界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当前研究较少探讨其忠实原文的一面。吕译被奉为文学翻译经典,大多学者将其归功于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却较少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影响吕叔湘翻译策略的主要文外因素及其在文本各层面的体现。  本论文拟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结合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梳理影响此次翻译活动的主要翻译目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内语境,对文本的语音、词汇、形态、语法等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发现翻译目的在上述各个层面对吕叔湘翻译策略的影响。  本文发现,在推动现代汉语发展这一目的影响下,吕叔湘综合运用了音译、借译、直译、意译、归化等翻译策略,在其译文中引入新词新语和灵活的句长、语序等。基于传播文化的目的,在翻译美制单位、主语及被动语态等方面,吕叔湘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策略,减少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顺应其阅读期待。为推动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吕叔湘在译文中较为忠实地再现了不同人物使用的不同语域标志,实现了原作者刻画新英格兰人物的意图,为新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本研究表明,目的论不仅可以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变译或归化现象,也可解释译文忠实于原文的一面,为文学翻译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吕叔湘的翻译活动和他的语言研究相互交织、相互促进:通过翻译将新事物、新概念引入汉语,吕叔湘推动了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伊坦·弗洛美》译文流畅自然又恰如其分,这得益于吕叔湘对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充分把握,确切地说,得益于他多年来的英汉对比研究工作。为此,本研究不仅肯定了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也可为理解和研究吕叔湘其他翻译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结合模糊语言学和合作原则理论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对话的会话含义,以及由此产生的语用功效,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小说《傲慢与偏见》,进而探讨模糊语言在文学领域的
语言是动态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研究将语言视为一种孤立的现象,脱离社会,规避非语言因素的影响。然而,语言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外学者才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