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体育教师肩负着组织学校体育课、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训练学校运动队的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强壮的体魄,并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使他们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共同的发展。体育教师的理性教学行为是能够顺利完成这些任务的基本保障,相反,教学中的非理性行为不仅影响体育教师自身的心境,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太原市中学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现状,分析成因,提出对策,揭示一般规律。研究对象为太原市30所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 太原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正规的教学手段外,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非理性行为。调查显示,1/4的体育教师曾在教学过程中以体罚、言语刺激、变相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另外,有35%的学生曾经遭到体育教师的体罚。以上数据说明,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非理性行为的使用在太原市各中学是比较普遍的。 (2) 体育教师情绪失控是非理性行为的一个表现,原因很复杂,很多来自课堂以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10%的体育教师情绪状态不稳定,经常没有原因地发火,这样的状况是让人担忧的。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来自课堂以外的不良情绪对教学的影响,但是一旦情绪失控,有40%的体育教师倾向于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3) 太原市中学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依据非理性行为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对该体育教师产生畏惧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从影响的时间和程度来看,大多数遭受到非理性行为的学生心理会暂时受到负面影响,影响的范围只局限于学校生活,少部分学生会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学习。 (4) 太原市中学生遭受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后的应对措施表现出不均衡性,既有理智的一面又有非理智的一面,学生倾向于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外界帮助的意识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