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中医药治疗PIC疗效及安全性,并通过观察加味止嗽散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并寻求更有效的治疗PIC的手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2月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PIC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加味止嗽散治疗,对照组予以强力枇杷露,疗程均为6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积分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症状积分改善值,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系统评价采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PIC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临床观察方面(1)治疗后,加味止嗽散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单独症状的疗效方面上,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咳嗽、咽痒、咳痰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得到明显改善,次要症状治疗前后P>0.05,改善不明显。(3)两组咳嗽积分改善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咽痒积分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5)咳痰积分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6)次要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得治疗组不如对照组(P<0.05);(7)总体症状积分改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系统评价方面共纳入20个研究,定性结果显示,无论有效率还是愈显率中药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1)加味止嗽散是治疗PIC的有效治疗方法,加味止嗽散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程中的咳嗽、咽痒、咳痰等症状,但对遗留外感等次要症状疗效较差。(2)对近年研究的系统评价提示中药治疗PIC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