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要课题。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肩负着重大使命。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成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新的传播形态的总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活化、时代化、具体化,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在高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进而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新媒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率,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平台。但仍然存在运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同时无限制性的新媒体论坛削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新媒体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挑战,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新媒体人才不多。深层次原因是高校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和不稳定态势;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视程度不够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理论素质不高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新媒体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我们必须以行之有效的路径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搭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包括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搭建新媒体平台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包括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考评体系,搭建新媒体平台包括高校BBS、高校官方微博、高校微信公众号和开设主题网站,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队伍和阵地建设,包括培养一批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媒体人才和开拓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三是建立健全以新媒体方式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监管机制,建立宣传、教务、学工等一体的联合监管机制和完善新媒体监管评价机制。通过提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不是人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生态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环境保护运动与女权主义
摘 要: 本文浅谈了模拟公司教学法和手机动画的定义、中职生选用手机动漫综合实践的意义、模拟公司教学法应用在中职Flash手机动漫综合实践中三部分,指出了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把知识点项目化和模块化,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模拟公司教学法 中职Flash手机动漫 综合实践  一、模拟公司教学法和手机动画的定义  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指以模拟公司为载体,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很多学者、知识分子都致力于对信仰问题的研究,尤以科学信仰为主。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检验的“颠仆不灭”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