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地将世界历史理论归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九大方面之一,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纳入到党的文献中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民族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揭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如今,马克思所描绘的“世界历史”进一步形成,世界日益整体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休戚与共,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面对这种“世界历史”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这一主张受到了全世界高度的关注,并得到了普遍理解和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艰难全球治理课题,需要充分利用人类的智慧。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现实问题为视角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全面深入解读、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启示,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借鉴价值。论文拟使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历史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在对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根基,来探求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研究前提,首先,对“世界历史”相关概念做出基本解释,其中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阐释;其次,分别解读“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之间在性质范围方面的联系与区别。第二部分按照经典文本的时间节点,梳理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正式形成阶段、深化拓展阶段。第三个部分主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形成主体、主要驱动力、形成标志、发展路径、终极目标五个方面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第四个部分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启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推进经济全球化,反对“逆全球化”倾向。第二,争夺全球化主导权,实现相对落后民族国家赶超。第三,推进共建共享,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第四,推动“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体。第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条件。
其他文献
美国学者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本质是教师在融合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理解、情境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基础之上,将学科
自金熙宗天眷新制、海陵正隆官制的改革后,金朝官制已由带有浓厚女真特色旧制转向汉官制为主,其官吏选拔也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中原政权的选官制度,荐举制度的推行就是其中之一
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仿真建模技术,引起了国防、物流、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对仿真建模技术的广泛重视,在分析解决复杂问题时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仿真建模技术。针对研究问题的不同
活动轮廓模型具有严谨的数学基础、多样的形式、灵活的结构、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图像分割问题,在医疗、军事、工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活动轮廓模型还在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C2C12肌管细胞模型并转染miRNA-1模拟物或抑制剂以上调或下调miRNA-1的表达,从而探究miRNA-1对肌管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与其他肌肉特异性miRNA表达的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换,中国边疆的开发、建设和治理的地位被历史地凸显了出来,其意义愈显重大。政府作为边疆治理的核心主体之一,是边疆治理绩效的主要行政
监察案件检察机关的提前介入是完善检监办案衔接的重要一环,是提高监察案件质量和审查起诉效率、加强人权保障的重要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从检察监督
随着人类太空探索竞争日趋激烈,空间观测领域也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而光电望远镜系统正是这一领域的主要设备之一。对光电望远镜而言,指向精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
工业火灾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这是因为工业火灾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这一领域所做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在现实应用中将产生显著
现代生活中情礼分离的现象由来既久,这一现状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这与脱落情感内涵的礼教的兴起有关,表现为与原始儒家之礼相背离。在先秦儒家思想系统中,人的情感占据重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