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农民创业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书写出一篇篇留世佳作。企业的价值创造,离不开其治理体系的支撑,并且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由农民创业者组成,属于宗族共治模式,也就是说,由宗族核心成员掌控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精神、物质资源分配方式,逐渐发展成一系列有别于西方企业的独特治理模式(潘越等,2019)。现有文献多从正式制度的视角,探究民营企业的发展(Khan,2004;Carney,2010;陈凌和王昊,2013)。事实上,解析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人自古重视血脉亲情(Hsu,1963),依托宗族网络更是演化出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包括生活习俗、社交文化、行为规范等(Peng,2004),构成了宗族网络特质的重要内容。宗族网络特质随着血缘的延续代代相传(Zhang,2017),影响着企业家的价值观念,行为决策,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经济发展历程(Greif和Tabellini,2010;Zhang,2017)。时至今日,外出打工者的职业选择、创业融资、收入分配、公共品投资、选举投票等众多方面,仍然受到宗族的影响(郭云南和姚洋,2013;林建浩等,2016;Xu和Yao,2014;Su等,2011)。中国人可能正是凭借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造就了当今与众不同的企业,使中国经济源源不断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并且在世界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宗族网络这一重要传承因素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系统的讨论。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获取生存合法性,提高企业竞争力,更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战略选择。但现实中,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无视或盲目投资,均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围绕企业社会责任,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意义重大。并且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经济激励、制度激励以及利他主义心理效应三个方面,或者简单的划分为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缺少宗族网络因素的探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存在分歧,并且现有研究缺乏对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系统性分析,特别是外部区域制度环境、内部企业自身制度环境以及企业家个人特质等,均会对企业战略选择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在中国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的今天,企业的发展依旧离不开“关系”,那么,作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网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存在何种影响?如果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宗族网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受那些情景因素的干预?宗族网络的不同特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依托宗族网络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又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围绕上述问题,以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展开研究。首先从宗族网络视角,探究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制度理论研究不同层面调节变量对宗族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影响机制。其次,本文从宗族网络规模、宗族网络强度、宗族网络印记、宗族网络文化等方面,检验不同宗族网络特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最后,本文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作用,即宗族网络通过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传导机制。得到以下几点发现:第一,宗族网络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更大;宗教氛围较浓的区域,宗族网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强;就企业层面而言,我们研究发现:品牌意识会强化宗族网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企业经营绩效落差会弱化宗族网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就企业家特质而言,我们研究发现:企业家政治关联、先前经验、积极性格均会强化宗族网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第二,关注宗族网络特质,研究发现宗族网络规模显著抑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宗族网络强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样本推理、验证,我们发现宗族网络贫困印记显著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并且相比于弱宗族网络文化,强宗族网络文化更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第三,宗族网络不仅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还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并且企业社会责任在宗族网络与企业竞争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和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本文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内容。社会资本理论不断朝着打开“人口学黑箱”的方向推进,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研究企业家资本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文献。企业家资本是决定其心理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文献多从企业家所处国家背景、正式制度的视角进行分析(Elenkov等,2005;Dickson等,2012),忽视了非正式制度,特别是宗族网络的影响作用。并且现有文献多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讨企业治理问题。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新制度理论,细致探讨宗族网络对企业治理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因此本文基于中国特殊场景,利用企业家宗族数据,度量出影响企业家决策的宗族网络,研究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实证检验了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的宗族根基,为理解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经验证据。第二,本文细化了中国情境对宗族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学者主要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宗族网络存在差异,但基本没有学者立足宗族网络视角探讨其对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基于宗族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地区差异(宗教氛围、市场化发展程度)、企业差异(品牌意识、经营绩效)、创业者特质(积极性格、政治关联、先前经验)三个方面出发,详细解读了新制度理论的规范、规制、认知维度对宗族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详细解读中国情景对宗族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细化宗族网络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第三,本文扩展了宗族网络与公司治理交叉领域的研究。宗族网络是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人类学方向的学者对其起源、演变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Peng,2004;Greif和Tabellini,2010),但鲜有学者应用管理学背景,探析宗族网络不同特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没有研究关注宗族网络不同特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内在原因。于是我们尝试探讨宗族网络的规模、强弱、印记以及文化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内在的影响机制。此研究为中华传统与当代企业管理间的互动作用提供论来自转轨经济国家的证据。第四,本文开创性的检验了宗族网络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传导机制。目前大量文献在探讨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存在争议。部分学者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发现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部分学者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发现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一定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可能存在抑制作用。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实地考察、理论推演的方式,首次归纳、提炼出宗族网络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作用的具体机制。基于理论推演、假设演绎及实证检验,得出政策建议。基于目前研究现状,本文对宗族网络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