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得到朝野一致的重视,现代化问题则是20世纪末叶以来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然而,学术界至今尚未全面考察过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也没有探讨过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严重制约。因此,本文以现代化的视角来研究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应该是一项既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第一,以全新的视角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对于拓宽所有制问题研究的领域和加深研究的深度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展开东西部之间、西部各民族省区之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揭示其差异,分析其成因及其影响,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对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缺乏研究的现状,有助于推动民族经济的研究。第三,在理论上揭示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区域小康及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小康和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之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现代化的水平。这对于深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也是有所裨益的。 江泽民同志在《在全国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可见,民族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对于全国是多么重要。全国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要建成民族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离不开调整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离不开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简而言之,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因而也是一个鱼待认真研究的实践性的课题。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 第一,本文着力探讨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发展环境、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现代化各方面产生的制约作用,这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切实解决其发展中的困难。第二,通过比较东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找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水平、结构、质量、体制、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借鉴东部的经验,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增强内部活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第三,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西部现代化的视角加以考察,有助于从更加宏观和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所有制结构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提升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有利于各民族地区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实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域战略。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采用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以及经济人类学的方法。既宏观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外部环境,又运用了经济分析、财务分析的方法,禅观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资产负债及损益状况,以揭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既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及管理、市场与资源配置,又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非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在资料获取和运用方面,既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也有通过到民族地区的企业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力求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一、对现代化、小康社会、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等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分析,重点揭示了所有制结构与区域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分析其背景、动力、及其滞后的基本原因。三、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分别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各民族区域的发展情况展开研究,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其差异和原因。四、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情况、现状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主要制约因素。五、通过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对现代化各方面的贡献,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现代化的强劲动力的观点,并着重揭示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滞后对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多方面制约。六、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在21世纪初面临的历史条件、、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速其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结论是: 第一、区域现代化与所有制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有制结构是一个变量,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现代化阶段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和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现代化的持久和强劲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