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非常规“被-X”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非常规“被-X”构式“NP被X”(如“被自杀”、“被高铁”、“被幸福”等)以其形义错配的特殊性备受学界关注。诸多语言学者试图从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构式语法等理论路径对该语言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但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局限。其一,对其句法特征分析不够透彻,尤其对“被”和“X”的性质与功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二,对其构式义概括不够充分。其三,对其语用功能论述尚不到位,仅指出与常规“被-X”构式的形义异同,未明确说明该构式的特殊语用功能。其四,对其形成机制和动因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因此,本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1)非常规“被-X”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是什么?(2)非常规“被-X”构式的认知机制是什么?(3)非常规“被-X”构式的动因是什么?构式语法秉持基于使用的语言观,认为语法形塑于语言使用,同时将语法基本单位定义为形式-意义/功能配对体,即构式。构式语法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语言模型,为解决形义错配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鉴于此,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构式语法作为理论框架,将所研究语言对象定义为构式,并采用定性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真实语料,分析该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解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本研究主要研究发现如下:句法形式上,非常规“被-X”构式(“NP被X”)是由词项“被”和开放槽位“NP”和“X”组成的半实体构式。构式整体的语法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作为整体可作句子主语、谓语、宾语、表语或直接成句。内部组成结构相比常规“被-X”构式,有着独特的句法特征,尤其体现在“X”允准的灵活性上。也即,进入“X”槽位的词项不限于常规“被-X”构式中的及物动词,还包括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同时,在非常规“被-X”构式中,因“被”与“X”间不可插入其他成分,“被”字在该构式中虚化为一个具否定含义的类词缀,不再具备独立的句法属性。语义/语用方面,非常规“被-X”构式图式化特定场景或事件,构式意义为对“NP X”所表征事件或状态的真实性或意愿性的怀疑。也即,“被”字否定“NP X”的语义,突显了“NP”与“X”间关联的反常性。另外,在该构式中,施事常常隐匿不现。以上非常规的句法-语义搭配不可避免地导致该构式丰富的语用含义推理,例如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讽刺反常事实、对受害者表示同情、照顾权力关系中相关人士的面子需要以及呼吁真相与正义等。此外,非常规“被-X”构式的信息结构为“话题-评论”和“旧信息-新信息”(NP-bei X)。认知机制上,非常规“被-X”构式的产生与使用源自如识解、转喻、类推糅合、泛化等多认知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如生成语法所认为的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该构式通过将常规“被-X”构式的形义特征(NP bei X)与具主动含义的结构(NP X)糅合而成,也即通过识解选择事件中的核心凸显要素“被动性”和“NP X”来转指整个事件。之后随着“被自杀”等实体构式的例频积累,非常规“被-X”构式的抽象图式“NP bei X”逐渐浮现出来,并通过类推推陈出新,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动因上,非常规“被-X”构式的产生与流行是主观化、礼貌原则和表达力与认知经济性平衡原则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该构式源自经验结构,是对特定事件进行识解和概括而成的语言表述,其凸显了说话者对相关事件或状态的主观识解和主观态度(否定、讽刺、同情等)。同时,根植于社会文化语境,该构式既表达了对受害者的同情又照顾了相关人士的面子需要,是兼顾意见表达和人际和谐的委婉表达。以上的丰富语义/语用表达受限于认知经济原则制约,促使兼具信息表达有效性与简洁性的非常规“被-X”构式(NP bei X)形成并被社会广泛使用。本研究从构式语法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现代汉语非常规“被-X”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揭示了该构式的形成理据和动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理论上,非常规“被-X”构式作为现代汉语形-义错配的典型案例,对其探索有助于检验构式语法理论的可行性,并丰富构式语法相关研究。应用上,本研究对于翻译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氨气(NH3)作为重要的化工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合成肥料、药物等产品,还可以用作液体运输材料。而利用氮气(N2)合成氨气(NH3)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最原始的合成氨是固氮微生物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该过程需要在严格的厌氧环境下进行,并且此过程的反应速率极低。哈伯法合成氨工艺的问世,将氨气的生成推向了工业化,但是该过程中氢气的产生和大量的能源输入都来自化石燃料,反
学位
长期以来,隐喻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将修辞学领域的隐喻研究扩展到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被视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活动。随着多模态手段的普及与发展,隐喻研究从单模态的语言隐喻拓展到多模态领域。学者们开始关注图像、语音、视频、动作等多模态中的隐喻使用。新闻漫画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采用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来描绘和评议时事。作为多模态隐喻的重要载体之一,新闻漫画已成为多模态隐喻
学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PV)的后起之星,近年来已被广泛关注。对PSCs的开发有利于缓解由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近十年来,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迅速提高。在PSCs器件中,空穴传输材料(HTMs)的开发对器件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典型的2,2’,7,7’-四(N,N-二对甲氧基苯胺)-9,9-螺双芴(Spiro-OMe TAD)是P
学位
汉英对比研究自19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的出版开始,经过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对比语言学的推波助澜,到21世纪初掀起了一场汉英对比的热潮。直到现在,汉英对比研究已经硕果累累。隶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英之间存在颇多差异。其中从词类的使用上看,汉语似乎多用动词,从而句子显动态;而英语由于以动词为中心,反而多用名词、介词、形容词等,使得句子呈现出一种静态、抽象的特点。然而,这仅仅只是逻辑
学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优良的光电特性、简单的制备工艺、低廉的生产成本而广受研究者的青睐,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回顾其发展历史,显而易见,空穴传输材料(HTMs)的开发是促进器件性能提升的重要方式,它能有效提取和传输空穴并抑制界面电荷复合。合成繁琐、纯化复杂、价格昂贵、掺杂剂的引入导致严重的稳定性问题是典型的HTM(Spiro-OMe TAD)商业化应用所面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位
英语系动词是一类用法复杂但又容易被学习者忽视的动词。除了典型的系动词be之外,一些不及物动词在实际使用中也被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例如act,die,stand等。这些词可以独立充当谓语,具有完整的动词实义,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也具有系动词的功能,在句法层面主要体现为“不及物动词+形容词”这种非常规的词类搭配。许多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都注意到了这类特殊的动词并进行研究,但他们并没有为这些动词提供一个统
学位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中国外交一举一动受到了全世界的热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作为对外交流沟通的主要阵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新闻发言人主持的例行记者会是国内外听众了解中国的有效渠道。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传递中国声音,态度和立场。以往学者主要从语用策略视角对新闻发言人话语进行研究,关注到发言人的发言技巧,并没有注意到话语的对外功能。在功能主义的视角下,本研究探
学位
“出”是汉语趋向动词的一个重要成员。以往对于“出”的研究大多基于普通话,很少有人从类型学或跨方言的角度进行探索。“出”所具有的不同语义和功能是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的,而且这些意义和功能并存于共时的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中,可见“出”古今的语义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因此,如果从“普方古”的视角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不同方言之间、方言和普通话,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更多的
学位
碳的价电子构型是2s~22p~2,能分别产生直线型、平面型和正四面体型的炔键、烯键和烷键,即sp、sp~2和sp~3的杂化键,其多样而独特的杂化特性显示出丰富的电子和机械性能,从而激发人们的广泛研究。尤其是在超硬材料中,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金刚石和氮化硼严苛的合成条件限制了其低成本生产。所以,寻找和设计出新的多功能晶相碳材料已经成为材料发展中重要的目标。在碳材料的研
学位
“害怕”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用来表达这种意义的汉字“怕”自然是一个常用词。在现代汉语中,“怕”字的语义丰富,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恐惧”义、“担心”义以及“禁受不住”义,还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揣测。从研究“怕”字的大量文献中发现,以往对“怕”字的研究大多是从语义角度静态地描写“怕”字的语义演变历程,而未进一步探讨“怕”字语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方式。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时视角对“怕
学位